书体:

行草书

色彩:

装裱形式:

册(折装)

创作时间:

文字类型:

汉文

质地:

本幅纸

释文:

姻愚弟冯敏昌顿首。载园二兄亲家阁下启者。日前王兴复从天津遄来。询知前札得承照察。并得询悉二兄办理。一切就绪。又知信到日。即为老夫子经理寓房一节。登即到去面复。已慰师意。并承师面谕云。昨见二兄所刻海门经义。甚为击节。云文字甚佳。同门中如此笔仗者甚难。其人忆癸卯闱中所取中之卷。已是佳极。然其后未得时时晤谈。故未及尽观所作。今见所刻实为慰心云云。弟回言。既师赏心若此。何不赐一序文。以冠于首。则不特同门之光。实某等乡里之光也。于是师言。吾亦有此意。既是如此。吾他时当作讫。即照其版式大小写之。付之剞劂何如。弟即为代谢。又询及作文之外。亦作诗否。弟言岂特作诗。抑且以作诗为乐事。从前有诗几许。今来又有诗几许。外间诗名大着云云。师言。如此何不寄我看看。弟言。本有其心。因前此师在省出差。至去年初到。随即办差。是以未及。今既承师询及。当即札寄。必当呈览云云。师又问及书法何如。弟又言极佳。且素日留心碑帖字画云云。师心大慰。若恨从前知之不尽者。弟归寓后。至昨日又接初十日尊札。示及已得某茂才宅。可为师寓。并绘图来。弟登即又到师处。而已驾车于门。即往海溪。候明早起程矣。弟因请面见陈说情形。师大喜甚。并索二兄所寄弟札观之。云。书蹟果有佳致。而诸事极承费心。刻下不及札谢。但于到时相晤面谢耳。又言。如图中所画。即法公同住亦可。尤妙尤妙。又询到彼寻问之处。弟言到时当即迎谒。不烦日问。而若自问则厂前办支应者。半皆沧州书役。一问可知也。师又言。若论常到之时。须在二十四日。然意欲商量一番。或谁于前头赶到者。则在二十日便可到了。可为通知云云。弟亦应诺而回。故今特再字与二兄。须于廿日便着人探听。若到。即可延至所办寓处也。盘费之说知非二兄亦不能力办。然办之固甚好看也。至于尊诗既有老夫子面谕。似宜即日将尊诗自行选出三二百首。使人抄一净本。即于师到之日呈览。方为办事迅速。好整以暇。尔时师在寓中无事。正好阅看尊集。以结此一重翰墨缘也。是否有当。尊意之处。尚祈裁酌。至弟顷来诸凡鹿鹿。几为无訾省。兹因王兴再回。率候升安。馀容续启。不宣。敏昌再拜启。十三日午刻。

印记资料:

题跋资料:

主题:

技法:

参考资料:

文章标签: 文字 。弟 老夫子 呈览 弟言 同门

猜你喜欢

墨迹横批
墨迹卷共五卷合裱
兰石真迹
法书中堂
信件
清冯敏昌书翰 册
清冯敏昌书翰 册 尺牍(一)
清冯敏昌书翰 册 尺牍(三)
清 冯敏昌草书屏
沈德潜行书七律诗轴
宋武帝与臧焘敕
杨法篆书七言诗轴
梁同书行书七律诗轴
刘墉行书临米帖轴
郑板桥五言诗
查继佐行书诗卷
小戎诗册篆书
手札绢本
0.2513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