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陶小口瓶,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高23.8厘米口径5.2厘米底径5.6厘米。瓶撇口,束颈,颈以下渐广,至腹中部直径最大。腹部置双系,腹以下渐内收,平底。泥质红陶。以手制成型,胎体薄厚不均,具有新石器时代中期陶器的特征。磁山文化因最初于1972年发现于河北省武安县磁山村而得名。据科学测试,其年代约为公元前6000~前5600年,属于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从这件小口瓶的陶质和形制分析,可能是一件盛水器。磁山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因首先于1972年在河北省武安县(1988年撤县建市)磁山村被发现而得名。遗址总面积约14万平方米。1976年~1978年对部分区域进行了科学考古发掘,发掘面积6000平方米,出土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动物骨骸、植物标本等遗物6000余件。其中陶盂及陶支架、石磨盘及磨棒堪称磁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据碳14法测定年代,距今约8000年至前7600年,与1977年在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村发现的裴李岗文化的年代大体相当。磁山文化的陶器均为手工制作,用泥条盘筑法和捏塑法成型,绝大部分属于夹砂红褐陶,少部分为泥质红陶,以素面为主,烧成温度在700~930℃左右。系即器耳,以双系形式为常见。其技法为采用双泥条平行排列的形式贴塑在瓷器表面,并在双系上刻划锦纹。
文章标签: 文化 磁山 陶器 新石器时代 年代 红陶

猜你喜欢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红陶圜底钵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黑陶高柄盖罐
大汶口文化白陶镂孔高柄杯(残缺)
大汶口文化灰陶单把杯(残缺)
马家窑马厂类型彩陶勺
寺洼文化红褐陶马鞍口双耳罐
大汶口文化黑陶镂孔高柄杯
青莲岗文化彩陶钵
磁山文化红陶平底碗
马家窑文化彩陶钵
龙山文化灰陶鬲
寺洼文化红褐陶马鞍口双耳罐
大汶口文化白陶器残片十八片
寺洼文化红褐陶马鞍口双耳罐
马家窑文化彩陶弦纹瓶
大汶口文化黑陶觚形单把杯
大汶口文化白陶高柄杯
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彩陶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