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窑白釉印花荷莲双鱼纹盘,北宋,高6.2厘米,口径30.1厘米,足径12.3厘米。故宫博物院藏。盘敞口,弧壁,圈足。通体内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牙黄,口镶铜釦。内底模印荷莲双鱼纹,双鱼在荷莲中穿行,形态悠然自得。内壁模印缠枝荷莲纹,花叶疏密有致。两层纹饰间以一周绳纹相隔。此盘造型规整,纹饰布局严谨,层次清晰,给人以较强的立体感,堪称定窑白瓷中印花装饰的精品。宋代北方著名瓷窑。窑址在河北曲阳涧磁村。始烧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北宋,金、元时期逐渐衰落。北宋定窑以烧造白釉瓷器为主,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和捏塑等。纹饰以莲花、牡丹、萱草为常见,画面简洁生动。定窑除烧白釉外还兼烧黑釉、绿釉和酱釉。造型以盘、碗最多,其次是梅瓶、枕、盒等。常见在器底刻“奉华”、“聚秀”、“慈福”、“官”等字。盘、碗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陶瓷纹饰工艺。即用雕有装饰纹样的瓷质印模,在尚未干透的瓷胎上拍印出花纹,或用刻有纹样的模子制坯,直接在瓷坯上留下花纹。印花装饰始于北宋中期,成熟于北宋后期。纹饰多在盘碗的里部。宋代定窑印花题材以牡丹、梅花、莲花、萱草为多见,菊花次之。布局有缠枝、折枝、转折等方法,讲求对称。此外还有禽鸟纹、婴戏纹等。纹饰生动活泼,线条流畅。

以鱼与余同音,寓意“富贵有余”、“连年有鱼”。宋代南北各窑已多有用此题材,在元代景德镇、吉州、磁州、龙泉各窑制品中亦常见,至明清彩瓷中使用更为广泛。鱼或单或双,或三五追逐,鱼水相融。

瓷器装饰技法之一。以刻有花纹的印模在成型后半干的坯体上压印,使花纹印到坯体上,施釉烧成后,胎上的印纹在釉层的掩映下若隐若现,称“模印”。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之一。所绘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枝叶相互缠绕,构成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图案,统一中寓变化。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和缠枝宝相花等多种纹样。

也称绳纹。是由两条、四条或更多的线条扭结成绳索状的纹饰。

青瓷和白瓷的区别在于胎釉中含铁量的多少,如果含铁量下降到1%以下,就能烧成白瓷。成熟白瓷的出现大约在隋代,它比青瓷的出现晚约四百年。白瓷的烧制成功标志着制瓷工艺的进步,它为元、明、清彩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文章标签: 白釉 花纹 纹饰 牡丹 白瓷 工艺 造型 模印 瓷器 方法 装饰 线条 题材 双鱼 印模

猜你喜欢

钧窑月白釉瓶
哥窑青釉菊瓣式盘
磁州窑白地黑花八方枕
定窑白釉印花菊凤纹盘
绿釉剔刻花纹执壶
磁州窑白釉黑彩狗
西村窑青白釉褐斑刻划凤纹大碗
建窑黑釉兔毫盏
定窑白釉单柄杯
定窑白釉刻花花卉纹唾盂
景德镇窑青白釉倒流壶
钧窑天蓝釉红斑花瓣式碗
吉州窑黑釉剔花梅瓶
定窑白釉剔花莲花纹腰圆枕
龙泉窑青釉琮式瓶
定窑白釉刻莲花纹折腰碗
青白釉狗
耀州窑印花碗
0.08786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