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炉,明天启,高28厘米,口径27.5厘米,足径22厘米。香炉筒式,直腹,下承三足,底出脐。通体施龙泉青釉,釉色深沉,釉面开片较大,脐底刷一层酱色的护胎釉。外壁一面暗刻两朵折枝花卉;一面暗刻长方形开光,开光内暗刻铭文:“处州府龙泉县北隅柴□社供奉,弟子杨思礼、妻王氏、金娘,喜造炉、屏壹副,献奉保福寺天台普陀山观音佛母娘娘位前,祈保夫妻诺老,子孙昌盛,家门迪吉,财途□茂,福甚远大。天启五年十一月吉日。”(天启五年为1625年)元代龙泉窑香炉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制,它在原有三足炉的基础上,在器物底部多加一层而略高于三足。我院收藏的明代龙泉炉大多继承元代香炉特征,多为悬足炉造型,纹饰绘有云龙、八卦、缠枝莲等。此炉胎体厚重,釉层略厚,透明度较高,纹饰刻划简略,为明龙泉窑典型器物。瓷器釉色名。一种含铁量在1%—3%左右,经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呈现青绿色泽的釉,是中国最早的颜色釉。商周时期原始瓷器的青黄釉色是青釉的初级阶段。汉代已烧制出釉色纯正的青釉瓷器。至唐代日臻完美,被誉为“千峰翠色”。宋代的粉青、梅子青如同青玉,色泽与质感之美达到顶峰。明清之际,永乐朝的翠青、冬青(即东青),雍正朝的粉青、豆青等均色调匀净,苍翠欲滴,烧制水平已臻于炉火纯青的境界,出现了很多名贵品种。

开片本为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开裂的原因有二:一是器物成型时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影响了分子的排列;二是坯、釉膨胀系数不同,焙烧后冷却时釉层收缩率大。后来人们掌握了开片的规律,开片即被利用作为一种釉面装饰。隋代白瓷上的开片尚属自然开裂,还未形成人为性的装饰。

花卉画的一种。画花卉不写全株,只画从树干上折下来的部分花枝,故名。有折枝梅、折枝莲、折枝牡丹、折枝果实等。古建筑彩画绘画的一种题材。清代中期之前多画绿叶子花卉,清代晚期画黑叶子花卉。我国传统装饰技法之一。即为使器物上的装饰变化多样或突出某一形象,往往在器物的某一部位勾勒出某一形状(如扇形、蕉叶形、菱形、心形、桃形、圆形等)的空间,其内饰以图纹。

梵文(Avalokitesvara)的意译,观世音的略称。其与大势至菩萨同为阿弥陀佛的左右胁侍,称为“西方三圣”。又是我国佛教中的四大菩萨之一。佛典称观音为发大慈悲,即普救世人的大慈大悲菩萨。又作光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观世自在菩萨、观世音自在菩萨、现音声菩萨、窥音菩萨。

宋元时期中国南方最大的民间窑厂,窑址在今浙江省龙泉县,故名。窑址已发现上百处。始烧于北宋前期,南宋至元为其鼎盛时期,瓷窑数量成倍增长,其产品质量提高。南宋中期烧成了著名的粉青釉,器型也更加丰富,尤以鬲式炉、堆塑龙虎盖罐、双耳瓶、八卦炉为典型器。器物胎色灰白,釉质滋润,造型多种多样,在生产白胎青瓷的同时,还仿造官窑的黑胎器物。元时在烧制大件器物上成就突出,近三尺的大盘、大瓶,烧成后不变形。明中期后渐衰落。

龙泉窑烧瓷历史悠久,产品传世较多,宋元时远销到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印度、埃及等国。1976年自南朝鲜新安海底沉船打捞出一万七千余件元代瓷器,其中龙泉青瓷达九千余件,可见外销数量之大。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之一。所绘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枝叶相互缠绕,构成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图案,统一中寓变化。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和缠枝宝相花等多种纹样。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形式之一。其绘花朵上下周转,枝叶相互缠绕成图案形式,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等。以莲花为主题者,称缠枝莲。莲花是随佛教的传入而在中国的工艺品上流行开的。魏晋南北朝时佛教艺术在中国大为盛行,莲花便作为佛的象征而广泛出现在中国的工艺品上。南北朝时瓷器上的莲花瓣装饰十分普遍,成为这一时期瓷器装饰的标志性的纹样。此后,莲花就成为瓷器装饰中最普遍的纹样之一。

文章标签: 器物 瓷器 中国 装饰 花卉 釉面 菩萨

猜你喜欢

青花竹石纹碗
德化窑双耳三足炉
龙泉窑青釉刻花葡萄纹大盘
影青暗花缠枝莲纹碗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碗
青花枇杷绶带鸟纹大盘
甜白釉僧帽壶
广窑楸叶式洗
青花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
釉里红松竹梅纹玉壶春瓶
釉里红四季花卉纹石榴尊
青花云龙纹盘1
青花园景花卉纹盘1
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
宜兴窑天蓝釉鹅颈瓶
德化窑白釉观音坐像
青花海水纹香炉
宜兴窑桃式水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