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港归舟图》轴,明,文徵明绘,纸本,墨笔,纵115厘米,横33.6厘米。本幅自题五言诗并署:“雨绝树如沐,云空山欲浮。草分波动处,曲港有归舟。徵明。”钤“徵仲父印”(白文)印。本幅有明彭年、陆师道、王穀祥及清乾隆帝题诗共四则。作品曾经清内府收藏。近代庞莱臣《虚斋名画录》著录。画中描绘山间雨后的景象,云雾蒸腾,林木葱郁,笔墨工稳细润,意境清新幽静,是文氏细笔山水画的代表作。文徵明(1470—1559年),原名壁,字徵明,后以字行,改字徵仲,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家世武弁,自祖父起始以文显,父文林曾任温州永嘉知县。他幼习经籍诗文,喜爱书画,文师吴宽,书法学李应祯,绘画宗沈周。少时即享才名,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然在科举道路上却很坎坷,从弘治乙卯(1495年)26岁到嘉靖壬午(1522年)53岁,十次应举均落第,直至54岁才受荐以贡生进京,待诏翰林院。四年中目睹官场腐败,一再乞归,57岁回归故里,潜心诗文书画。他通晓各科绘画之艺,擅长各种细粗之法,其目力和控笔能力极佳,80多岁时还能十分流利地书写蝇头小楷竟日不倦。绘画上与沈周共创“吴派”,又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吴门四家”。书法上与祝允明、王宠并誉为“吴中三家”。

文徵明的绘画兼善山水、兰竹、人物、花卉诸科,尤精山水。早年师事沈周,后致力于赵孟頫、王蒙、吴镇三家,自成一格。画风呈粗、细两种面貌。粗笔源自沈周、吴镇,兼取赵孟頫古木竹石法,笔墨苍劲淋漓,又带干笔皴擦和书法飞白,于粗简中见层次和韵味;细笔取法赵孟頫、王蒙,布景繁密,较少空间纵深,造型规整,时见棱角和变形,用笔细密,稍带生涩,于精熟中见稚拙。设色多青绿重彩,间施浅绛,于鲜丽中见清雅。这路细笔山水属本色画,具装饰性、抒情味、稚拙感、利家气诸特征,也奠定了“吴派”的基本特色。文徵明是继沈周之后的吴门画派的领袖,门人、弟子众多,形成当时吴门地区最大的绘画流派。

彭年(1505—1566年),字孔嘉,号隆池山樵,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少与文徵明游,以词翰名世,人称长者。著有《隆池山樵集》。陆师道(1517—1580年),明代书画家,字子传,号元洲,更号五湖,长洲(今苏州)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进士,官至尚书少卿。书法精于小楷、古隶,旁通绘事。绘画得文徵明传授,远师宋元名家。山水简淡超然有倪瓒之神韵,秀丽妍美则取赵孟頫之笔致。王穀祥(1501—1568年),明代画家,字禄之,号酉室,长洲(今苏州)人。进士及第,曾任吏部员外郎,后辞官归隐乡里。画以文徵明为师,擅绘花鸟,长于写生,渲染得法。中年以后,绝少落笔,故其作品极少传世。兼工书法篆刻。《周礼》官名,掌管王室库藏。清代内务府简称“内府”,管理皇家事务。清代中央修纂图籍的管理机构——武英殿修书处隶属内务府管辖,故武英殿刊刻的书籍或翰林编修们缮写刊刻的图书习惯上称为内府刻本或内府写本。
庞莱臣,即庞元济(1864—1949年),字莱臣,号虚斋,浙江吴兴南浔人。父为南浔巨富,他继承家业,兴办实业,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起,与人合资开设世经缫丝厂、通益公纱厂、龙章机器造纸有限公司以及米行、酱园、酒坊、药店等企业,还置有房地产。性喜收藏文物,因雄有资财,富甲一方,又精于鉴赏,逐渐成为全国著名的收藏家。其藏品有铜器、瓷器、书画、玉器等,尤以书画最精,多是唐宋以迄明清名家流传有绪的珍品真迹。编有《虚斋名画录》20卷,《续录》4卷。他亦精书法绘画,山水画法近仿倪云林,远习宋董源、巨然,花卉则以恽南田为宗,称妙一时。

文章标签: 文徵明 绘画 书法 山水 沈周 书画 赵孟頫

猜你喜欢

白玉兰图卷
便面畫選集17张古柏松石圖
古木寒泉图
浒溪草堂
聚桂斋图卷
兰亭修契图
兰竹图
绿荫草堂
墨竹图
山水轴
关山行旅图
桃花源图
人物图
荷花鸳鸯图
雪景山水轴
扇面集4张花卉扇面
潇湘白云(书画合璧图)
墨卷传衣图
0.1351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