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乾隆淡墨精拓本,半开,跋半开,黄易鉴藏,钤“小松所得金石”。
石人位于河南登封嵩山南麓中岳庙前两座四角亭内。冠顶仅刻一隶书“马”字。石人又名翁仲。此一对石人为东汉安帝元初年间(114~120年)雕刻,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翁仲。“翁仲”乃是秦朝人,姓阮名翁仲。据说他身高一丈三尺,天生神力,骁勇异常。秦并六国后,他奉秦始皇之命,镇守在今甘肃省洮河一带,威震匈奴,故被封为临洮将军。他死后,秦始皇为其铸铜像,置于咸阳宫广场。司马贞《索隐》云:“各重千石,坐高二丈,号曰翁仲。”匈奴人见后,无不拜服。于是后人就把立于宫阙庙堂和陵墓前的铜人或石人称为“翁仲”。可知,陵墓前置翁仲始于秦代。
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黄易(1744—1802年),书画家、篆刻家,字大易,号小松,又号秋庵主,浙江仁和(今杭州)人。监生,官山东兖州府、济宁运河同知。他的绘画笔墨流畅,潇洒隽永,以山水和花卉为题材的作品有着很高的艺术水平。书法则以隶书擅长。作为著名篆刻家丁敬的学生,他经过努力学习与刻苦钻研,并广泛借鉴书法、碑刻中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自己工稳生动的篆刻风格,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美誉。黄易一生致力于金石碑版的研究,曾经四处寻访存世的残碣断碑,并加以较为全面系统的整理与著录,对我国传统金石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与众不同的是,他亲自用画笔将每次寻访古碑的过程都完整的记录下来,绘制成许多作品,当时的艺术家们广为称颂。终年59岁。著有《丁黄印谱》、《小蓬莱阁金石文字》等。即朱缨,字清甫,号小松,江苏嘉定人。明代竹刻名家,为竹刻家朱鹤之子。约活跃于明万历、天启年间。工小篆、行草,亦擅绘画。刻竹继承其父章法,而有出蓝之誉。好刻神仙佛像、山水人物等。
将军属官,《续汉书·百官志》叙:其秩千石。皇帝斋戒时用的器物。《清会典》载:“铜人立形,手执斋戒铜牌。”皇帝在宫中斋戒时将其设于斋宫丹陛左,在天坛斋戒时,铜人设于无梁殿前月台上铜人亭内。
蓬莱,古代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之一,遍地生长着奇花异草,珍禽怪兽出没其间,还有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仙药,岛上的房屋都是用黄金白银建成的,光彩夺目。渤海之滨的山东省蓬莱,海面上有时会出现因光线折射而形成的“海市蜃楼”奇景,可能就是古人以为的仙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