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氏祠·武氏石阙铭武梁祠画像册,纵:27.6厘米不等,横:44厘米不等。朱翼盦及家属捐赠。此为清拓本,四册凡七十一开。武氏祠始建于汉建和元年(147年)。武氏石阙形制为双檐子母阙,各高3.4米,阙身、阙斗和基座部分刻有仙人、禽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车骑人物等各种图案40余幅。   第一册《武梁祠石阙铭》也称《孝子武始公等造石阙铭》。铭为隶书,8行,前七行每行12字,末行9字。此阙刻于东汉建和元年(公元147年)。铭文记述了造阙时间、耗资情况及用石工等内容。此阙铭文之字较小,但不失精劲工稳之风采。杨守敬《平碑记》中说:“漠隶之小者,无过于此,赵德甫称为遒劲,史庆长赞其精稳,洵足楷式百代。”铭文记述了造阙时间、耗资情况及用石工等内容。书法行笔健实,结体稳重,字虽较小,仍不失方劲质朴。阙现藏山东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即武梁祠堂,或曰武梁石室,是“武氏墓群”石室中的一个,位于四个石室中央部位。武梁,字绥宗,官从事(剌史佐吏),生于东汉章帝建初三年(78年),卒于桓帝元嘉元年(151年),终年73岁。

也称之为台座、台子、座基、底座,通常是指垫衬在佛座下面的方(长)形石台。杨守敬(1839—1915年),字惺吾,号邻苏,湖北宜都人。清同治元年(1862年)举人。初习商,后潜心于历史、地理的研究。精金石之学,善书法,其书初学欧阳询,后致力于颜真卿、苏轼书风的研习,乃自成一家。曾以使馆随员身份赴日本,携古碑帖达万余种,与日本书法家交流研习,因而对日本书坛产生很大影响。归国后,任两湖书院地理教习及勤政学堂总教长。著有《日本访书志》、《书学迩言》、《晦明轩稿》等书多种,尤以历史地理和版本目录学成就为著。嘉祥武氏是东汉末年的一个官僚家族,历代为官,包括武梁,其弟武开明,开明长子武班及次子武荣等人。武氏墓群石刻由墓碑、石室、石阙、石狮等组成。石室是建于墓前专供祭典用的石造享堂。石阙是陵墓前的建筑物,一般左右各放置一个,或为方形石柱,或起高台,台上搭建楼观,因两台间有空阙而称阙。

武氏一家,史书无载,其石室也无具体建造年月。据碑、阙上的刻制年代,石室大约建于东汉末年(150-200年)。

黄易(1744—1802年),书画家、篆刻家,字大易,号小松,又号秋庵主,浙江仁和(今杭州)人。监生,官山东兖州府、济宁运河同知。他的绘画笔墨流畅,潇洒隽永,以山水和花卉为题材的作品有着很高的艺术水平。书法则以隶书擅长。作为著名篆刻家丁敬的学生,他经过努力学习与刻苦钻研,并广泛借鉴书法、碑刻中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自己工稳生动的篆刻风格,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美誉。黄易一生致力于金石碑版的研究,曾经四处寻访存世的残碣断碑,并加以较为全面系统的整理与著录,对我国传统金石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与众不同的是,他亲自用画笔将每次寻访古碑的过程都完整的记录下来,绘制成许多作品,当时的艺术家们广为称颂。终年59岁。著有《丁黄印谱》、《小蓬莱阁金石文字》等。蓬莱,古代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之一,遍地生长着奇花异草,珍禽怪兽出没其间,还有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仙药,岛上的房屋都是用黄金白银建成的,光彩夺目。渤海之滨的山东省蓬莱,海面上有时会出现因光线折射而形成的“海市蜃楼”奇景,可能就是古人以为的仙岛。

文章标签: 书法 石室 武氏 黄易 地理 日本 武梁 石阙

猜你喜欢

汉石墙村食堂题字
隶书 明初拓本
汉郙阁颂
堂谿典嵩高山请雨铭
孔林坟坛刻石册
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
汉秦始皇泗水升鼎图画像拓片
汉鲁峻碑
汉北海相景君碑连碑阴共两纸
执金吾丞武荣碑
汉三公山神碑碑阴勒石通道刻记
清拓汉嵩山三阙
汉刘平国碑
“汉并天下”瓦当
祀三公山碑
明代翻刻汉《夏承碑》
陶白虎纹瓦当
汉高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