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岳华山庙碑》册,拓本38页,剪条装裱,每页3行,行6字。纵22.3厘米,横12.8厘米。

此碑立于延熹八年(165年),隶书,典雅壮伟。“在汉人八分最为险劲,已开魏碑之先河”(清汪喜孙语)。汉碑极少留书者姓名,此碑文末有“書佐新豐郭香察書”名款。碑文记述历朝帝王封禅祭天地的祀典和当朝弘农太守袁逢主持重修华岳庙碑的经过。

原碑宋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著录。据元骆天骧《类编长安志》和明郭宗昌《金石史》中记载推测,宋末元初碑已毁。传世拓本罕见,可信者有四:一是长垣本,以明代长垣王文荪藏得名。二是华阴本,明时为华阴东肇商兄弟和郭宗昌收藏,也称关中本。三是四明本,明时宁波丰熙万卷楼与范钦天一阁所藏,宁波古称四明。四是顺德本,因清季顺德李文田获存而得名。

华阴本浓墨精拓。原碑的第一行至十七行损泐一百余字,较长垣、顺德本拓得晚,约在宋、元之间。附页存郭宗昌、王铎、翁方纲、阮元等题跋、观款230余条。其中王弘撰跋云:“倡明漢隸當與昌黎文起八代同功”;朱筠跋专从六书理论考究碑文字形结构,以证篆、隶、楷之递变;朱锡庚跋详叙《华山碑》诸拓本流传递藏经过,均有较高学术价值。

宋洪适《隶释》、清阮元《汉延熹西岳华山庙碑考》等书亦有著录。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420-588年)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北朝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以魏的书法最为兴旺发达。其书体方峻遒劲,朴拙奇肆,风格多样,各具特色。北魏书法艺术的形式也是较多的,除碑刻以外,还有墓志、造像题记及摩崖刻石文字。
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典礼,施于泰山、华山等名山。在山顶筑土为坛祭天,报天之功,称封。在山下僻场祭地,或设神庙,报地之功,称禅。历代王朝都把封禅作为国家大典。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著名政治家。以文章著称于世,为唐宋古文八家之一。主修《新唐书》和《新五代史》。书法字体新丽,神采秀发,自成一家。

骆天骧,字飞卿,约生于金宣宗末年(1223年前后),卒于大德四年(1300年)后。他世代居住长安,留意古迹。入元后曾任京兆路儒学教授。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建安西王府,曾引导主持营造的安西王相赵炳遍访周、秦、汉、唐宫苑遗址。元贞三年(1296年)撰成《类编长安志》,书中对宋末元初关中碑刻存佚情况记录较详。郭宗昌(?--1652年),陕西华州人,字允伯,一字胤伯,号委宛先生。清初隐居不仕,自构沚园于白涯湖上,柱础栏砌书刻款识铭赞。善鉴金石、书画,撰《金石史》、《松谈阁印史》,后者未见传本。

丰熙(生卒年不详),明代鄞县(今宁波)人,字原学,弘治中举进士,累官至翰林学士,藏书富,室名万卷楼。

明代进士范钦的私人藏书处,位于今浙江宁波,是中国现存年代最古之藏书楼。范钦(1506-1585年),字尧卿,号东明,浙江鄞县人。嘉靖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平生喜购书,在各地做官时广收图书,抄录善本。所藏多为明人著作、明朝所刻书、明朝地方志及登科录。其子大冲续有增藏。聚书四千余种,五万三千余卷,并有五代至宋元碑帖七百二十余种。范钦于嘉靖四十年(1561年)筑天一阁用于藏书。阁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义。阁两层,6开间,硬山顶。上层不分间,隔以书橱,下层分为6间。前凿一池,称天一池,两侧有封火山墙。清代官修的文渊、文澜等七阁皆仿此。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铎(1592—1652年),字觉斯,号嵩樵、烟潭渔叟、痴仙道人等,孟津(今洛阳孟津县)人。明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累官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工诗文,能绘画。书法师钟繇、二王、颜真卿、米芾,尤得力于《淳化阁帖》,既浸淫于古法又有所创新。其书诸体悉备,最擅行、草书,笔法纵逸流畅,风格雄健险峻,是清初书法大家。刻有《拟山园帖》、《琅华馆帖》。《清史稿》有传。翁方纲(1733—1818年),字正三,号覃溪,晚号苏斋,顺天大兴(今属北京市)人。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博学,富藏书,工诗文,长于考证金石。书法初学颜真卿,继学欧阳询,旁涉汉隶,自成一格,与刘墉、成亲王永瑆、铁保并称“乾隆四家”。著有《两汉金石记》、《粤东金石略》等。阮元(1764—1849年),江苏仪征人,字伯元,号芸台。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善书,精研金石,参与修《石渠宝笈·二编》、《钦定全唐文》等书,有《研经宝集》、《积古斋钟鼎款识》、《浙江金石志》等著述。嘉庆十六年(1813年)阮元编撰《汉延熹西岳华山碑考》四卷。
王弘撰(1622—1702年),华阴人,字文修,一字无异,号太华山史。监生,博学工书,对书画金石精鉴别。持反清复明之志,康熙十七年荐博学鸿词,坚辞不就。世居华山,有读易庐,著《易象图述》、《山志》、《砥斋集》等。顾炎武称王弘撰为“关中声气之领袖”。

朱筠(1729--1781年),顺天大兴人,字美叔,号竹君,又号笥河。乾隆十九年(1754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好金石文学。生平遇山水,必访摩崖旧刻、古刹残碑。写字苍劲兼篆体,有隋前古风。朱锡庚是朱筠之子。

文章标签: 金石 进士 书法

猜你喜欢

宋杨从仪墓碑拓片
宋游师雄墓志拓片
宋拓唐东方画赞碑
宋拓定武兰亭序
宋拓王允本兰亭序
宋拓定武兰亭序3
宋拓唐殷履直夫人颜氏碑
夫子庙堂记
宋重修淮渎长源公庙记
宋拓东汉武梁祠画像石
宋拓开皇本兰亭序卷
宋拓卢陵本兰亭序卷
唐 郭家庙碑
宋赵宗道妻崔氏墓志拓片
王晓本兰亭
卫歡章草书顿首州民帖
淳化阁帖(翻刻贾藏本)
宋拓东汉西岳华山庙碑
0.2444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