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梁祠是在山东嘉祥武翟山(旧称紫云山)发现的一组“武氏墓群石刻”中的一部分,由一对石阙、《武梁碑》及五块画像石组成。其中两块画像石雕刻祥瑞图,其余三块皆分四层(列)雕刻(尖顶上的西王母像不计在内)。每块石上除刻有众多故事及一百多个人物外,还有文字二百余个。画像内容多取自古代传说及《孝子传》、《列女传》、《史记》等典籍,也有对死者生前生活、游乐等方面的描绘。内容丰富,雕刻生动。年深日久,河流改道,武梁祠石室损毁,许多石刻佚失或埋于地下。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被黄易访得,后经翁方纲、李东琪等人倡议捐资兴建了汉画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其进行了修葺,使画像石得到保护。故宫藏武梁祠画像册为宋拓孤本,内容是第一石的上二列画像。原石第一列为“伏羲”、“祝诵氏”、“神农氏”、“黄帝”、“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夏禹”、“夏桀”古帝王像十图;第二列为“曾子”、“闵子”、“老莱子”、“丁兰”孝子四图,榜题清晰,有名人书跋及观款,钤“古盐州官马氏章”、“吴乃琛印”等印共127方。拓本曾藏唐顺之、马曰璐、汪雪礓、黄易等人处。清道光二十九年后被火烧,李汝谦得火后残本,将其重裱成册,并增题跋一册。此拓现残存帝王七图、孝子四图,可见未烧前白纸挖镶装裱形式。是本甚珍贵,虽然残缺,但仍能看出汉代画像石的雕刻神采。技法上以减地雕法铲出人物轮廊,再用细线勾勒眉眼、衣饰,生动形象,表现出东汉时期画像石特有的拙朴风格。此画像张彦生《善本碑帖录》,容庚《汉武梁祠画像录》,马子云、施安昌《碑帖鉴定》等书有记载。即武梁祠堂,或曰武梁石室,是“武氏墓群”石室中的一个,位于四个石室中央部位。武梁,字绥宗,官从事(剌史佐吏),生于东汉章帝建初三年(78年),卒于桓帝元嘉元年(151年),终年73岁。

嘉祥武氏是东汉末年的一个官僚家族,历代为官,包括武梁,其弟武开明,开明长子武班及次子武荣等人。武氏墓群石刻由墓碑、石室、石阙、石狮等组成。石室是建于墓前专供祭典用的石造享堂。石阙是陵墓前的建筑物,一般左右各放置一个,或为方形石柱,或起高台,台上搭建楼观,因两台间有空阙而称阙。

武氏一家,史书无载,其石室也无具体建造年月。据碑、阙上的刻制年代,石室大约建于东汉末年(150-200年)。

中国古代有关孝悌的书籍非常丰富。以孝子为名的书传,早期有东汉刘向《孝子传》、刘宋王韶之《孝子传》、隋萧广济《孝子传》、师觉授《孝子传》等。这些书籍大多散佚,零星见于《太平御览》等类书中。这里所依据的是流传到日本的阳明本与船桥本《孝子传》,它们各收录中国古代孝子故事45个,其原本成书年代可能在唐代。邱崧,字石室,清江苏常熟布衣。工诗画。

黄易(1744—1802年),书画家、篆刻家,字大易,号小松,又号秋庵主,浙江仁和(今杭州)人。监生,官山东兖州府、济宁运河同知。他的绘画笔墨流畅,潇洒隽永,以山水和花卉为题材的作品有着很高的艺术水平。书法则以隶书擅长。作为著名篆刻家丁敬的学生,他经过努力学习与刻苦钻研,并广泛借鉴书法、碑刻中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自己工稳生动的篆刻风格,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美誉。黄易一生致力于金石碑版的研究,曾经四处寻访存世的残碣断碑,并加以较为全面系统的整理与著录,对我国传统金石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与众不同的是,他亲自用画笔将每次寻访古碑的过程都完整的记录下来,绘制成许多作品,当时的艺术家们广为称颂。终年59岁。著有《丁黄印谱》、《小蓬莱阁金石文字》等。翁方纲(1733—1818年),字正三,号覃溪,晚号苏斋,顺天大兴(今属北京市)人。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博学,富藏书,工诗文,长于考证金石。书法初学颜真卿,继学欧阳询,旁涉汉隶,自成一格,与刘墉、成亲王永瑆、铁保并称“乾隆四家”。著有《两汉金石记》、《粤东金石略》等。李东琪(生卒年不详),清代人,字铁桥,山东济宁人;一作铁樵,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济宁州志》曰:“东琪克承父学隶书,尊经阁屏风《圣经》一章,其所书也。远近搜寻古碑,遇有端倪,即与黄同知易肩舆往,向榛莽中剜苔剔蓟,且模且读。”又称“伏戏”、“宓牺”、“庖牺”等,是古代传说中人类始祖。传说他与女娲兄妹相婚,教民结网渔猎、卜八卦等。

我国传说中的古帝王之一,是掌管火的火神。

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生于姜水,以姜为姓,造耒耜教民耕作,尝百草教人治病。一说神农氏即炎帝。

我国古代传说中著名的帝王之一,中华民族的祖先。姓公孙,因长于姬水,故姓姬。因生于轩辕之丘,号轩辕。立国于有熊,又号有熊氏。传说黄帝败炎帝于阪泉,诛蚩尤于涿鹿。即位后,命仓颉作六书、大挠作甲子等,并造兵器、建宫室,其妻嫘祖养蚕、治丝。黄帝功绩颇多,所以被尊为五帝之首。

古代传说中的部落首领,号高阳氏。系黄帝之孙,昌意之子。

古代传说中的部落首领,号高辛氏,黄帝曾孙。

古代传说中部落联盟的首领,号陶唐氏,名放勋。曾设官掌管时令,制定历法,禅让其位与继承人舜。

我国古代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为人贤、孝。

传说中我国原始社会中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姓姒,名文命。原为夏后氏部落首领,因治洪水有功,承舜禅位。

我国夏代最后一个国君,名履癸。他残忍地奴役人民,暴虐无道,《尚书·汤誓》言“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激起夏国人民及周边各族人民的反抗,最后为商汤所灭。

明嘉靖时人,祖籍江苏武进。故宫博物院所藏宋拓孤本“武梁祠画像”的收藏人。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有载。

在平滑的石面上勾出人物、景物的轮廊,将轮廊以外部分剔凹铲平(有的还加刻细线),再在凸起的人物、景物上进行细部线雕或琢磨,这种铲凹地子的方法称减地法。

文章标签: 画像 孝子

猜你喜欢

宋拓唐李玄静碑
旧拓 南宋文天祥行书诗轴
宋拓薛绍彭重摹兰亭帖卷
宋拓淳化阁帖
宋拓定武兰亭序2
宋拓定武兰亭序卷1
宋佛说摩利支天经、黄帝阴符经并像
宋拓东汉西岳华山庙碑册
宋拓泉州本淳化阁帖
宋拓定武本兰亭
宋拓唐云麾将军李秀碑
卫歡章草书顿首州民帖
宋拓唐道因法师碑
宋苻彦琳墓志
宋拓唐东方画赞碑
宋拓定武兰亭序3
宋重修山河堰碑
宋拓定武兰亭序卷
0.19523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