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纹觯,西周早期,高14厘米,口径7厘米—10.5厘米。觯撇口,束颈,扁圆腹,圈足。器身自上而下装饰多层纹饰:颈部饰蝉纹,颈下为一圈蜗身兽纹,腹部及以下分饰两层兽面纹。古人认为蝉每日只是靠餐风饮露维持生命,而且能够飞天入地,又会蜕壳变化,是一种很奇特神秘的生物,因此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崇敬。蝉纹作为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多见于商末周初时期。觯是饮酒器。据《礼记·礼器》载:“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觯主要流行于商代晚期到西周时期。觯(音志)为饮酒之杯。《礼记·礼器》:“尊者举觯。”青铜觯盛行于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逐渐消失。兽面是古代人们想象中的怪兽的面部,将其刻画在器物上所形成的纹饰称兽面纹。宋代的学者把兽面纹称为饕餮纹。1.盛酒器。作为随葬礼器往往与卣或方彝相配,流行于商代至西周中期。

2.陶瓷器品种之一。一般指形体高大的大口器。但有时人们也称一些明显为瓶或罐的器物为尊,一是其用来盛酒,而尊的本意就是盛酒器;二是以尊称谓更显文雅。

角是饮酒器,常与爵、觚等组合使用。《礼记·礼器》:“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文章标签: 礼器 兽面纹 蝉纹 饮酒 时期 纹饰 器物 尊者 礼记

猜你喜欢

仲义父
妅簋
嬴霝德鼎
旅钟
翏生盨
虎戟镈
颂鼎
鄂叔簋
芮太子白簠
仲柟父簋
大师虘簋
荣簋
『0073』比盨
趞曹鼎2
『0070』盘
克钟
顶卣
颂鼎
0.12037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