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鳔带架戟磬,清,高28.3厘米,宽23.1厘米。清宫旧藏。

带架戟磬两件似为一对。其中一件磬体略成扇形,浮雕卐字纹带、回纹带为饰,下部镂雕鱼纹。鱼、磬谐寓“吉庆有余”,为中国传统吉祥纹饰组合形式之一。顶角有铜制变体寿字形活环,与支架上的蝙蝠形挂钩相配,组成“福寿”寓意的纹饰。支架方体,边框饰阴刻回纹装饰,站牙饰夔纹及回纹。另一件结构、纹饰与前件相近,惟磬身装饰为双螭捧寿纹,下部镂雕蝙蝠绶带,亦寓“福寿”之意。

制作此种工艺品时须将鱼鳔融化后倒入模范成型,再进行拼接组装,其具体操作过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使用鱼鳔制作的大型文房陈设比较少见,而如此精美的两件带架戟磬就更加珍贵了。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古代的一种符咒、护符或宗教标志。通常被作为太阳或火的象征,在古代印度、波斯、希腊等国家都有出现。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等均有使用。卐字在梵文中称Sriratsa(室利靺蹉),意为“吉祥之所集”。佛教认为它是释迦牟尼胸部所现的“瑞相”,用作“万德”吉祥的标志。武则天大周长寿二年(693年),制定此字读“万”。在佛经中,卐字亦写作『0147』。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二十一)等认为应以卐为准。“卐”字早在我国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马厂型的彩陶上就被作为装饰纹样,画法多样。其作为一种祥瑞标记,在历代工艺装饰上多有应用,并组成各种图案。家具上常用的纹饰之一,由陶器和青铜器上的雷纹衍化而来,寓意吉利深长,苏州民间称之为“富贵不断头”。在家具上,回纹主要作为边饰,用于边框、牙条、足端或束腰等处。家具上大量采用回纹见于清代。1.雕塑的表现手法之一,即在浮雕的基础上,为了生动地表现物象,局部圆雕,使其脱离背景,形成镂空。

2.瓷器装饰技法之一,也称“镂花”、“镂空”或“透雕”。将装饰花纹雕空,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此技法出现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后在瓷器纹饰上广泛使用。以鱼与余同音,寓意“富贵有余”、“连年有鱼”。宋代南北各窑已多有用此题材,在元代景德镇、吉州、磁州、龙泉各窑制品中亦常见,至明清彩瓷中使用更为广泛。鱼或单或双,或三五追逐,鱼水相融。

阴刻:将图像、文字以凹陷形式雕刻。家具的构件,多见于带座的屏风上,位于立柱前后及两侧,用以托夹立柱。我国传统的装饰纹样之一。夔,神话中形似龙的兽名。《庄子·秋水》中言:“夔怜蚿,蚿怜风。”释文:“夔,一足兽也。……其状如牛,苍色无角,一足能走,出入水即风雨,目光如日月,其音如雷,名曰夔。”

文章标签: 纹饰 家具 回纹 装饰 吉祥 寓意 浮雕 形式

猜你喜欢

栽绒洋挂毯
画珐琅开光鼻烟壶
琥珀刻诗鼻烟壶
栽绒红地龙花人物图毯
童子抱鱼吊灯
银寿字圆药盒
翻顶机械人
燕窝
玛瑙葫芦式烟壶
广珐琅嵌玻璃钻鞘刀
红玛瑙光素鼻烟壶
描金花玻璃瓶装鼻烟
象牙麻将牌2
画珐琅长方盆玉兰盆景
黄色缂丝凤栖梧桐图团扇
红雕漆“五蝠捧寿”鼻烟壶
六味地黄丸
栽绒黄地莲枝花海水纹边地毯
0.13527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