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柄金瓦嵌宝石如意,清中期,长51厘米,首宽13厘米。如意柄身为紫檀木制,柄首云头式,通体浅浮雕“卐”字不断头为地纹,局部有点翠痕迹,并有规律地布排错金团蝠、团寿纹。如意首、中、尾三部分镶椭圆随形金托,錾一周缠枝花纹,中嵌大块碧玺,旁嵌珍珠、宝石,计首部嵌珠6、蓝宝石2、红宝石4;中部嵌珠6、蓝宝石2、红宝石4;尾部嵌珠5、蓝宝石2、红宝石3,均为相间排列成环式。如意尾部配黄色丝穗。此器器形匀称,材质珍罕,加之雕嵌皆工,装饰特别华丽,是清代宫廷遗留的大量如意制品中的代表作。紫檀木是世界上最名贵的木材之一,主要产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广东、云南等地有少量出产。其木质坚硬,体重,入水即沉,没有疤痕,呈紫黑色。紫檀木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故极珍贵。紫檀木的纹理纤细浮动,变化无穷,其色调深沉,显得稳重、大方、美观。《博物要览》称:“新者色红,旧者色紫,有蟹爪纹,新者以水浸之,可染物。”我国古代使用紫檀木制作器物历史悠久,东汉末年已见于记载,唐代宫廷中亦有使用紫檀木的记载。至明代,紫檀木更是受到皇家的宠爱。清代,紫檀木大量进入宫廷中,为内务府造办处用于制作清宫家具及文玩之器的必备材料,同时一些富商大贾之家也多使用名贵的紫檀木制造家具及生活用品。


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主体纹饰周围的细小纹饰,视之如主体纹饰饰于其上。地纹通常有雷纹、回纹等。

点翠工艺十分复杂,先以金属制成特定的架子,用金属线勾勒出图案纹样,然后在线条间的凹陷处粘贴翠鸟的羽毛。用点翠工艺装饰的器物色彩鲜艳,精美华丽。古代金属的细工装饰技法之一,出现于春秋时期。因多用金银丝,故也称金银错或错金银。通常的做法是用金、银或铜等金属丝、片嵌入玉器或青铜器表面预先留好的凹槽中,形成图案或文字,然后用错石(磨石)错平磨光。中国传统装饰花纹之一。所绘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枝叶相互缠绕,构成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图案,统一中寓变化。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和缠枝宝相花等多种纹样。

宝石名。据传源于波斯语“披及札基”的谐音,所以古时又称披耶西、碧霞玺、碧霞玭、碧霞希及碧洗等,即今日的“电气石”宝石。古籍记载碧玺产于缅甸,现我国新疆、内蒙古等地的伟晶岩中均产有各色碧玺,其中以新疆阿勒泰所产碧玺最为著名。红、蓝宝石都是以色命名的刚玉类宝石,属三方晶系,单晶呈柱状、桶状或近似腰鼓状,化学成分为氧化铝,硬度为9,密度为3.95-4.40,有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类,颜色以鸽子红、石榴红最为名贵。主要产自东南亚、印度、澳大利亚、巴西等地。古代,红宝石一直被用作护身符、辟邪符和装饰品。我国清代,红宝石还被用作亲王及一品官的顶戴标志。

文章标签: 宝石 我国 如意 图案 紫檀木 金属 碧玺 宫廷 红宝石

猜你喜欢

黄杨木灵芝小盒
文竹蕉叶饕餮纹瓶
竹雕题诗如意
沉香木雕菊花臂搁
铜镀金镂空仙人如意
端溪梅花坑星云砚
竹雕兽面纹扁壶
端溪松月砚
竹刻松瘿形小杯
匏制三凤纹圆盒
青金石朝珠
竹刻一品富贵臂搁
红白玛瑙蝙蝠桃树花插
竹雕海棠式镂空香盒
匏制饕餮纹炉
匏制勾云纹漆里花口盘
少山款春风无尽图竹刻臂搁
竹雕饕餮纹活环提梁执壶
0.14804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