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石书卷式小砚,清乾隆,长9.4厘米,宽7.2厘米,厚1.6厘米。清宫旧藏。砚端石制,长方书卷式。石色灰中泛绿,石质坚而润,砚体表面显现出石眼与铁线纹理,天然生动。砚面光素,砚池较小,与砚堂斜通。背面雕作书页翻卷状,以阴刻线表现层层书页,书页之界格及装订线雕刻逼真。此书卷式小砚可于掌中把玩,小巧而雅致。随形做书卷式紫檀嵌玉螭砚盒,制作规整,为宫廷造办处制品。端石产在广东省肇庆市东南烂柯山西麓端溪水一带。肇庆古称端州,此处石料制成砚台称之“端砚”。端砚是我国四大名砚之首,是著名的实用工艺美术品。用于书画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自唐宋时即已开采端石制砚。各岩坑所产砚石特点各异,有著名的青花、胭脂晕火捺、蕉叶白、石眼等天然纹理。端石制砚石质之细以达到“温润如玉、眼高而活、分布成象、磨之无声、贮水不耗,发墨而不损毫者”为佳品。

端砚石中彩泥形成的石核。如珠似目而称石眼,有活眼和泪眼之别。是端砚石中文人所追求的独有的佳品,也是区别于其他砚石的标志。石眼在端砚雕刻艺术中起着装饰美化作用,具有欣赏价值,历来为人视为珍品。

砚面贮墨汁处,或称墨池,多为深凹小池。砚池多有富于装饰性者,以安排之巧、形状之奇或纹饰雕刻取胜。砚的中心研墨处。为砚较为空白开阔的部位,又称墨堂、砚心。此处便于研墨,利于旋转,易于运动。砚的实用价值即视砚堂处石质的好坏而定。

阴刻:将图像、文字以凹陷形式雕刻。

文章标签: 石眼 雕刻 砚石

猜你喜欢

遂初堂印笺宣纸屏
“雍正年制”松花江石砚
兰亭修褉黄御墨
珊瑚色开化纸
黑漆描金管黄流玉瓒紫毫笔
项元汴铭端石抄手砚
竹管小紫颖笔
白玉光素斗笔
橘黄色描金云龙边粉蜡笺
湘妃竹留青花蝶管紫毫笔
碧玉凤鸟形砚滴
竹管大霜毫笔
竹管兰亭真赏紫毫笔
端石寿山福海纹砚
竹管经天纬地四头笔
胡开文制大富贵亦寿考五色墨
檀香木彩画福寿笔
端石砚
0.21188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