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法祖亲贤爱民”玺,清早期,墨玉质,交龙纽方形玺,汉文篆书满文玺书体。面15.6厘米见方,通高9.8厘米,纽高4.9厘米。附系黄色绶带及牙牌,牙牌两面分书满汉字“奉天法祖亲贤爱民宝匮”。“盛京十宝”之一。据成书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的《钦定大清会典》记载,当时共有御宝二十九方,其中内宫收储六方,内库收储二十三方。此方“奉天法祖亲贤爱民”宝即为内库收储者之一,其制作当在康熙二十九年之前。帝后宝印的纽制之一。其纽形为两条相向的龙躯体合二为一。
乾隆帝厘定二十五宝后,认为剩下的十四颗中,除四方乾隆帝认为“于义未当”之外,其余十颗或者属于宝文重复,或者属于清初诸帝使用过,曾经在历史上发挥了很大作用,应当妥善保存。而盛京(今辽宁沈阳)原本是清朝入关前的国都,是公认的满族国家的发祥地,在那里仍珍藏着清前期诸帝的御用之物以及列祖实录,清朝皇帝所谓的东巡,就是由北京回到这里举行祭祀活动。这里是清帝接受传统教育基地,将前代诸帝使用的物品陈列在这里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基于这种认识,乾隆帝决定将剩下的十宝送到盛京皇宫中珍藏,这就是“盛京十宝”:碧玉“大清受命之宝”、青玉“皇帝之宝”、碧玉“皇帝之宝”、檀香木“皇帝之宝”、金“奉天之宝”、金“天子之宝”、碧玉“奉天法祖亲贤爱民”、青玉“丹符出验四方”、青玉“敕命之宝”、金“广运之宝”。今辽宁省沈阳市。盛京是清代龙兴之地,清王朝定鼎中原前在关外建立的最后一座都城。1625年3月,努尔哈赤率众迁都沈阳。随着后金政权在东北势力的发展,盛京都城城垣及皇宫的建筑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努尔哈赤、皇太极死后葬于此地的福陵和昭陵。清入关后,统治者为了使皇室贵胄子弟永记清朝开国创业之艰难并缅怀先祖,定期至盛京恭谒祖陵。凡皇帝亲自裁定的事项为钦定。
记载一个朝代官署职掌制度的书。唐代时有《唐六典》,虽为六,实包括中央地方所有官署的体制。明清时改称会典,仍以六部为纲。清又有会典则例与会典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