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色彩云金龙妆花缎男朝袍,清中期,身长135厘米,两袖通长182厘米,袖口宽20厘米,下摆宽124厘米,披领35-93厘米。清宫旧藏。袍圆领,右衽,马蹄袖,腰帷以下为襞积式。袍面料为金黄色缎,上衣在柿蒂纹样内饰金正龙四条,间饰五彩祥云及海水江崖纹。腰帷行龙四条,下裳行龙八条,间饰五彩云纹及八宝平水纹。披领、袖端用石青金龙妆花缎。金黄素缎接袖。后背及披领饰金黄绦背云各一。袍周身饰石青织金缎缘,内衬月白色素纺绸里。襟缀铜镀金光素扣5枚,披领缀2枚。此为清代皇子礼服,按清制,应为皇子及受赏赐的亲王、郡王服用,鲜见于清宫旧藏。附黄条,墨书:“金黄缎织五彩金龙片金边袷朝袍一件,珊瑚背云坠角上嵌饭块珠八颗”。妆花是云锦中的一种,属于提花丝织品,有妆花缎、妆花绢、妆花罗、妆花纱等。其特点是织造工艺复杂,色彩多而变化丰富。织造方法系用各种颜色的绒管对花纹的各个局部做通经断纬的挖花妆彩,因而织物的背面有彩色拋绒(或称回梭绒)。因其彩纬多,故织料较厚重。彩瓷品种之一。“五彩”意为多彩,且一般来说,其中必含红彩。在已高温烧成的白瓷或已绘局部图案的青花瓷上以红、绿、黄、紫、黑、蓝等彩描绘图案纹饰,再经彩炉低温烧成。再配以其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按生产工艺之不同,通常人们将五彩分为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大类。
五彩是在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宣德时已有五彩,但明代釉上彩以红、绿、黄三色为多,嘉靖、万历时期的官窑釉上彩瓷,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相结合,称青花五彩。清康熙朝发明了釉上蓝彩、金彩和光亮如漆的黑彩,使釉上五彩成为彩瓷的主流。自雍正朝始,粉彩盛行,五彩只作为仿古瓷少量生产。五彩烧成温度略高于粉彩,不如粉彩般有柔软感,故又称“硬彩”或“古彩”。
一种中国古代传统图案,又称“跑龙”。龙的造型特点是,龙头向前,尾在后,头为侧面,四肢两前两后、各为一蹬一伸。佛前供器,藏文称之为“八吉祥相”。由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罐、金鱼、盘肠八件组成。每件供器含义不同:轮代表佛说大法圆转,万劫不息;螺代表菩萨果妙音吉祥;伞代表张弛自如,曲覆众生;盖代表遍覆三千,净一切乐;花代表出五浊世无所染;罐代表福智圆满,具完无漏;鱼代表坚固活泼,能解坏劫;肠代表回环贯彻,一切通明。因为八宝寓意吉祥,所以成为我国传统工艺中的主要纹饰。

朝珠佛头塔的顶端常用阔丝带系缀一块宝石大坠子,大坠子下还垂有一块宝石,佩戴朝珠时垂于背后,称之为“背云”。以缎组织为基础组织,以金线为主体表现,大量用金的丝织品。

亦称库金,是清代宫廷御用品,因织成后要交清宫内务府存放于缎库而得名。纹饰多为金线织出的显花,但有时也使用银线。不论织金、织银,同属一类品种。织金有织金锦和织金缎之分。中国古代织物颜色名。不同时期深浅略有不同,基本介于淡蓝与中蓝之间。

爵位名。其名始于南朝末期。隋代以皇帝的伯叔兄弟和皇子为亲王,唐代以皇帝的兄弟和皇子为亲王,宋明各代一般因袭不改。清代宗室封爵的第一级称为和硕亲王,主要用以封皇子,蒙古贵族亦有封亲王者。爵位名。其名始于西晋。唐宋以后,郡王皆为次于亲王一等的爵号。除皇室外,臣下亦可封郡王。清代宗室封爵的第三级称为多罗郡王,简称郡王。古建筑彩画贴金工艺做法。片金即成片的金,纹饰的外轮廓线沥粉,整个纹饰画面贴金。珊瑚是由生长在海里的一种低级腔肠动物珊瑚虫分泌出来的大量石灰质堆积而成,多呈树枝状,断面有同心层状花纹。其化学成分为碳酸钙,主要以方解石的形式出现,硬度为3.5—4,比重为2.60—2.70。不耐酸碱。珊瑚主要有红、白、绿、紫等颜色,其中以颜色纯正的红珊瑚为上品。
珊瑚质地细腻柔韧坚实,可用来雕刻工艺品或镶嵌首饰,还可入药。在亚洲,珊瑚的主要产地在日本到台湾一线海域,海南岛及西沙群岛亦有出产。
清代,一、二品官员的顶戴都是用红珊瑚制成。

文章标签: 珊瑚 代表 清宫 吉祥 纹饰 背云 花缎 颜色 彩瓷

猜你喜欢

大红色缎绣花卉彩帨
红色纱地满绣回纹平金云龙袷褂
酱色呢彩绣凤穿花纹炕毯
黄色八团彩云金龙妆花纱单袍
银灰色方胜纹暗花缎袄
黄色云龙妆花缎袷朝袍
明黄色八团云龙妆花缎袷褂
刺绣荷包
染骨镶石领约
蓝色缎金线绣麒麟图挂屏
石青色织金妆花缎彩云团龙纹褂
蓝色八团彩云金龙妆花纱袷袍
蓝缎织金团龙纹袷朝袍
浅绿绸绣凤头绵袜
蓝地云龙妆花纱夹女褂
皇太极皂靴
明黄暗团龙里双喜皮马褂
栽绒金银线边地莲枝地毯
0.75899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