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雕人物笔筒,清,封锡禄制,高15.1厘米,筒径10厘米。笔筒圆体,以去地高浮雕技法表现松溪赏月的情景。溪水边,松荫下,二人并立赏月,旁有一小童负书观望。背面山石下角阴刻隶书:“壬寅五月侣梅居士清玩”及“封锡禄刻赠”款识。笔筒壁去地浮雕,技法熟练,再与阴刻法结合,鲜明地呈现出高低错落的多个层次。创作者状物写人均应付自如,雕刻大刀阔斧,删繁就简,但刀不苟下,每一线条都颇具表现力。此笔筒刀法老辣,可见匠师技艺过人之处。文房用具,插放毛笔之用。流行于明清两代,器形似筒状,另外也有方形、束腰形、竹节形等式样。有青花、釉里红、五彩、粉彩、斗彩等品种。封锡禄(生卒年不详),字义侯,晚号廉痴,嘉定(今属上海)人。清代著名竹刻家,在当时竹刻艺术上与兄锡爵、弟锡璋鼎足而三。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选入内廷养心殿造办处,供职多年。以雕刻梵僧佛像等圆雕竹刻人物为最著。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阴刻:将图像、文字以凹陷形式雕刻。

猜你喜欢

松花江石桃式砚
遂初堂印笺宣纸屏
松花江石瓜池砚
端石嘉庆御赏长方砚
汪节庵书册式墨
兰亭修褉白御墨
松花江石砚
竹管小紫颖笔
乾隆款海水龙纹砚式墨
宜兴窑紫砂金漆云蝠砚
顾二娘款洞天一品端砚
斑竹管玉笋笔
歙石螭边长方砚
御题驼矶石长方砚
“雍正年制”松花江石砚
歙石双螭寿字池长方砚
紫色描金粉蜡笺
胡开文八宝奇珍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