錾胎珐琅西蕃莲熏炉,清,通高72厘米,口径42.7厘米。

炉为铜胎。丰口,束颈,双直耳,带镂空盖。炉身作十八瓣瓜棱形,肩部有一对镀金双凤首衔环。腹下三柱足。炉身及盖满布西蕃莲纹,纹饰全部为錾刻,减地填浅蓝、宝蓝、绿、浅绿、红、粉红、黄、白等八色珐琅。此器虽不足一米,但气势不凡,由此可推想粤海关为圆明园所造的多种大型錾胎珐琅陈设器物的雄壮气派。金属胎珐琅工艺的一个品种。即将金属雕錾技法运用于珐琅器的制造中。其工艺过程是:先在已制成的金属胎上按照图案设计要求描绘纹样轮廓线,然后运用金属雕錾技法在纹样轮廓线以外的空白处进行雕錾减地,使纹样轮廓线凸出,再于凹处点施珐琅釉料,经焙烧、磨光、镀金而成。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琺瑯”,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属硅酸盐类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

金属胎珐琅器则依据在制作过程中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具有西域风格的莲花图案。

镂空是瓷器的装饰技法之一,也被称作“镂花”或“透雕”。它是将器物胎体上的纹样镂通,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

金属工艺的一种。即用工具剔除地纹,使纹饰轮廓线凸起。錾金工艺技法早在商代就已出现,到清代,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金属工艺品上。广州海关的旧称。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在广州五仙门设立。粤海关辖广东省沿海,设省城大关、澳门总口、惠州口、潮州口、雷州口、琼州口、高州口七处关口。首任粤海关监督的是吏部郎中宜尔格图。粤海关在政治、外交、财政收益诸方面的地位非比寻常。成立之后,海关监督一职除几个时间段系由广州地方官兼任外,其余时间都是由朝廷直接任命,且多为满洲皇族出任。粤海关所制定的管理海外贸易的制度和法规集中代表了清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和海关制度。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朝廷指定广州一口对外通商,粤海关的各项管理日趋繁忙,关税成倍增长,几乎超过从前四个海关(其他三个为:闽海关、浙海关、江南海关)的收入总和。圆明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东部,占地约350万平方米,由圆明、长春、万春三园组成。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雍正、乾隆年间陆续扩建,至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基本建成。嘉庆、道光、咸丰时有所增建,前后历时150余年,终于建成了一个包括140余所宫殿楼阁、100多处秀丽景致的宏伟的皇家园林。咸丰十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焚毁。

文章标签: 海关 珐琅

猜你喜欢

掐丝珐琅螭纹方奁
掐丝珐琅山水楼阁图铜镜
画珐琅海棠花式花篮
画珐琅缠枝花卉纹蝶式盒
画珐琅喜字宝相花纹温碗
画珐琅开光瓜棱式盒
广珐琅八宝纹面盆
掐丝珐琅三足熏炉
画珐琅牡丹纹葵花式花篮
画珐琅牡丹纹唾盂
画珐琅猫蝶烟壶
画珐琅勾莲开光西洋人物双耳盖豆
画珐琅开光提梁壶
掐丝珐琅兽面纹出戟罍
画珐琅西洋人物鼻烟壶
画珐琅五供香炉、烛台、花觚
画珐琅婴戏图鼻烟壶
画珐琅菊花纹执壶
0.12690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