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珐琅花卉寿字纹卤壶,清雍正,高13厘米,口径3.1厘米,足径4.1厘米。清宫旧藏。

卤壶卵形,短流,螭形高柄,柄根与盖以转轴相连,可开合。通体施黑色珐琅釉为地,其上饰交错排列的缠枝莲花18朵,每朵花的花心托起一个团寿字,花间有红色蝙蝠穿飞,寓意福寿。该壶造型系仿日本漆器,但装饰仍为我国传统图案。其中黑色珐琅釉的运用是雍正朝画珐琅工艺的一大特征。金属胎珐琅工艺之一。作法是先在红铜胎上涂白珐琅,入窑烧结后,在其平滑的表面以各色珐琅料及金绘画图案,再经焙烧而成。这种工艺晚于錾胎和掐丝珐琅,是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在欧洲画珐琅工艺的影响下烧制成功的。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琺瑯”,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属硅酸盐类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

金属胎珐琅器则依据在制作过程中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古建筑彩画绘画的一种题材。清代中期之前多画绿叶子花卉,清代晚期画黑叶子花卉。中国传统装饰花纹之一。所绘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枝叶相互缠绕,构成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图案,统一中寓变化。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和缠枝宝相花等多种纹样。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形式之一。其绘花朵上下周转,枝叶相互缠绕成图案形式,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等。以莲花为主题者,称缠枝莲。莲花是随佛教的传入而在中国的工艺品上流行开的。魏晋南北朝时佛教艺术在中国大为盛行,莲花便作为佛的象征而广泛出现在中国的工艺品上。南北朝时瓷器上的莲花瓣装饰十分普遍,成为这一时期瓷器装饰的标志性的纹样。此后,莲花就成为瓷器装饰中最普遍的纹样之一。

文章标签: 珐琅 中国 工艺 莲花 图案

猜你喜欢

掐丝珐琅仿古饕餮纹簠
画珐琅大吉葫芦瓶
掐丝珐琅双羊尊
画珐琅开光山水人物鱼缸
掐丝珐琅团花纹菱花式火锅
掐丝珐琅兽面纹甗
掐丝珐琅夔龙花卉纹瓜式盖罐
画珐琅勾莲开光西洋人物双耳盖豆
画珐琅花卉三足熏炉
掐丝珐琅凫尊
画珐琅双耳洗
掐丝珐琅异兽镇纸
錾胎珐琅仿古牺尊
画珐琅八宝纹法轮
画珐琅执壶
掐丝珐琅摩竭纹立耳三足炉
掐丝珐琅胡人捧瓶座落地烛台
画珐琅桃蝠纹瓶
0.18344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