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珐琅杯盏,清乾隆,口径5.2厘米,底径2厘米,高7.5厘米。金属胎珐琅工艺之一。作法是先在红铜胎上涂白珐琅,入窑烧结后,在其平滑的表面以各色珐琅料及金绘画图案,再经焙烧而成。这种工艺晚于錾胎和掐丝珐琅,是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在欧洲画珐琅工艺的影响下烧制成功的。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琺瑯”,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属硅酸盐类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

金属胎珐琅器则依据在制作过程中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

文章标签: 珐琅 工艺

猜你喜欢

画珐琅大吉葫芦瓶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球形香熏
画珐琅桃蝠纹瓶
画珐琅菊花纹执壶
掐丝珐琅五福捧寿圆盒
画珐琅山水图双耳炉
掐丝珐琅菊石纹小圆盒
金胎画珐琅杯盘
画珐琅五供香炉、烛台、花觚
画珐琅西洋人物纹方形花觚
广珐琅八宝纹面盆
掐丝珐琅双羊尊
掐丝珐琅三足熏炉
画珐琅牡丹纹葵花式花篮
掐丝珐琅螭纹方奁
画珐琅猫蝶烟壶
掐丝珐琅异兽镇纸
画珐琅彩龙桃蝠纹盆
0.0785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