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五古诗》轴,清,康熙书,纸本,泥金,纵123厘米,横54厘米。释文:乾坤名转盛,千秋独此心。自觉吾曹外,宁别有知音。钤“康熙宸翰”、“敕几清晏”二款印,迎首章钤“渊鉴斋”。另钤“宝笈三编”、“石渠宝笈所藏”两方鉴藏印。此作笔法婉转虚和,风度舒展飘逸。想来康熙皇帝在挥洒翰墨之际,心情颇为轻松,故运笔格外流畅自如。清圣祖康熙皇帝名爱新觉罗·玄烨,顺治皇帝第三子。自幼受到系统的汉文化教育,对汉传统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他不仅大力倡导汉文化,本人亦饱读诗书,好学敏求,学习书法便是其中的重要功课之一。万几余暇,与臣下观摩古人墨迹,切磋书艺,以翰墨陶冶情怀。在历代书家中,玄烨对董其昌最为崇尚,刻意模仿董氏书法,功力渐深,最终成为一名出色的董派书家,并直接影响和引领了当时的书风走向,使清初书坛弥漫着董派的流风余韵。一种用金箔和胶水制成的金色颜料,用于书画、髹漆等方面。皇后、皇贵妃、贵妃、妃的生日。帝王的文章或手书。渊鉴斋是清康熙帝的书斋名,在畅春园内。康熙帝以“渊鉴斋”为名,命人编纂了《渊鉴斋御纂朱子全书》、《渊鉴斋古文选》(又称《古文渊鉴》)及《渊鉴类涵》等书籍。中国书画著录书,共有三编,由乾隆皇帝命令大臣编纂,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共四十四卷;二编成书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共四十册;三编成书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共二十八函。书中收录的均为清朝宫廷所藏之书画作品。

西汉高祖四年(前200年),萧何在未央宫正殿北(今西安市未央区柯家寨村西)建造国家藏书机构,以收藏入关所得秦之律令、图籍。其下砌石为渠以导水,如同宫外之御沟,因称“石渠阁”。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诏太子太傅萧望之,诸儒韦玄成、施雠、梁丘临、戴圣、刘向等于阁内讲五经异同,增立博士。至成帝时藏秘书于此。此后,“石渠”便成为皇家秘储的泛称。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敏。精于书画鉴赏,收藏很多名家作品,在书画理论方面论著颇多,其“南北宗”的画论对晚明以后的画坛影响深远。工书法,自谓于率易中得之,对后世书法影响很大。其书画创作讲求追摹古人,但并不泥古不化,在笔墨的运用上追求先熟后生的效果,拙中带秀,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加之他当时显赫的政治地位,其书画风格名重当世,并成为清代艺坛的主流。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等文集。

文章标签: 书画 书法

猜你喜欢

玄烨行书季冬南苑诗轴
玄烨行书除夕书怀轴
玄烨行书柳条边望月诗轴
玄烨行书临董其昌书轴
玄晔行楷书仿米诗轴
玄烨行书广宁道中轴
玄烨行书冰渡轴
玄烨行书仿董其昌书轴
玄烨行书赵北口诗轴
孙岳颁行书隐居诗卷
欧阳永叔 隶书卷
刘墉行书诗轴
邓石如楷书诗轴
杨法篆书七言诗轴
伊秉绶行书五言联
汪由敦楷书苏轼春帖子词轴
书法对联
毛奇龄草书五言律诗轴
0.2369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