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春秋 说明:乾隆二十四年(1759),江西临江农民掘地得钟十一件。后由江西巡抚阿思哈(约1710-1776)进呈宫中。其上有铭文:「唯正月初吉丁亥,工○王皮○之子者减择其吉金,自作○钟,不白不○,不泺不淍,协于霝钥,卑龢卑□,用祈眉寿○厘,于其皇祖考,若召公寿,若参寿,卑汝○○音音,龢龢仓仓,其登于上下,闻于四方,子子孙孙永保是尚。」记载春秋中期吴国史事。成套编钟的出土为祥瑞的征兆,不但是古代礼乐社会的明证,更可就实物验证古代礼书上的音律,以最真实的方式呈现上古圣人之声。编钟出土时间恰逢乾隆皇帝十全武功之一,平定回部之时,故又特别为皇帝所重。乾隆皇帝除详考其音率,隶定文字,更于西苑筑韵古堂储放。全套编钟载于《西清续鉴‧ 甲编》卷十七,十一件钟各以古律名定名。如此件〈者减钟〉,便以「蕤宾」称之,并可与乾隆二十四年敕撰之《皇朝礼器图式》,所载朝会中和韶乐所用之镈钟相互对应。此钟甬部上端有清宫所加铜环,或许是曾如《皇朝礼器图式》所绘之法,以宋代聂崇义所著《三礼图》中「特悬钟」的方式于礼仪场合悬挂使用。 款识: 参考:《品牌的故事:乾隆皇帝的文物收藏与包装艺术》余佩瑾、吴晓筠、侯怡利、何炎泉、许媛婷、洪顺兴国立故宫博物院2017/12
文章标签: 编钟 乾隆皇帝 乾隆 方式 出土 图式 皇朝礼器

猜你喜欢

铸客缶
蟠虺纹鼎
蟠螭纹鼎
嵌红铜鸟兽纹壶
错金嵌松石樽
粟纹方壶
大良造鞅镦
蟠螭纹豆
茶花纹敦
龙耳簋
辟大夫虎符
番君鬲
蟠螭纹编钟
嵌红铜蛙兽纹盘
越王者旨於赐剑
蟠虺纹鉴
蟠虺纹三鸟盖豆
少虡剑
0.52699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