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体:

行书

色彩:

装裱形式:

册(经折装)

创作时间:

清高宗乾隆十八年(1753)

文字类型:

汉文

质地:

本幅纸

释文:

御制后哨鹿赋。(楷书)。后哨鹿赋。或问哨鹿之时之法之义。盖已蕴赅前赋矣。若夫冒凛冽之霜。辰冲蒙翳之林薄。践岞崿之巉峯。涉沮洳之幽壑。十哨未必一来。十来未必一获。获乃心忻。失斯兴索。多见其劳。鲜闻其乐。则何不张堂堂之围。按徐徐之度。收籍籍之富。免皇皇之谑。而故为是寒征而晓作者何哉。曰吁。是何言耶。是何言耶。见土障葛灯。而嗤为己过者。非忘其先也耶。逸则淫而劳则思。季氏之妇犹闻之。固可弛其惕干耶。或曰。惕干者盖不若是矣。意者慎大宝。居法宫。屏九御。接三公。劭农政。熙天工。岂谓当即鹿于隍中耶。曰。子知其一。未知其二。坐吾语汝。赋以见意。若夫高谈尧舜。深处庙廊。文恬武嬉。内弱外强。孰不喜夫逸体。而庸讵知其頺纲也哉。且也身歴其难者。告之以人之难而知。而不知人之馁者。方谓何不食肉糜也。是以神区天闢。后法先垂。诘戎习众谨度节时。围以示正。哨以出奇。得之艰者趣斯永。躬其劳者乐亦随。盖理境之当穷。可絜矩而深思也。于是秋本萧辰。塞犹凄所。宵风定兮林静。晓月上兮山岨。儦儦者妬羣。俟俟者携侣。遵彼躖躖之蹊。如或殷殷而伫。吹长哨以通情。似应声而答语。去亦弗追。来亦弗拒。则有强者捍捩。弱者趦趄。猜者飘瞥。怯者踟躇。忼慨者恲性。昬瞀者糢糊。虽人情之万态。亦奚有以异诸。缘辏物来。获一胜百。其来也。亦惟去之是虑。其获也。夫何失之足惜。去与来固难期之傥然。失与获亦无定之屡易。吾因以参如幻于现前。爱景光而为适也。尔其问夜宵衣。据鞍策马。万帐灯明。七萃声寡。是则始出营而览离奇晃耀之状也。若夫炬影渐远。夜色犹暝。峯岭才分。林树未形。乍如梦游玉楼十二仙人京。乃其晓蟾初吐。或半或圆。隔叶潋露。度水翻澜。又如虹桥可蹑。径欲造广寒。高山出云。云去山在。变幻顷刻。步移观改。则何异夫黄山之海。赤乌扶桑。雾歛氛开。玫瑰韎韐。态态回回。又奚数其初阳之台。于焉入深樾。凌崇峦。密客单骑。疎见线天。千年落叶。鳞祴谷填。色作黄金。风吹不翻。臭如沉水。履若罽氊。彳亶徊乎。静真乎。忽讶夫身入布地之园。而伊尼之羣。方且左右前后。与人周旋。失兮获兮。劳兮乐兮。率已相忘于无何有之禅矣。问者茫然。不知所谓。懡罹跼蹐。唯唯而退。乾隆十有八年。岁在癸酉(西元一七五三年)。秋九月木兰行幄。御制并书。(行书)。

印记资料:

作者印记:生秋庭
作者印记:干
作者印记:隆
作者印记:意在笔尖

题跋资料:

主题:

技法:

参考资料:

文章标签: 作者 乾隆 行书

猜你喜欢

清人兰亭八柱帖(兑) 册
清高宗大圣文殊师利菩萨讚佛法身礼 册
敬胜斋法帖 册
敬胜斋法帖 册 御书张载东铭
敬胜斋法帖 册 御书张载西铭
敬胜斋法帖 册 御临苏轼天庆观乳泉赋
快雪堂法帖(五) 册 清乾隆快雪堂记
快雪堂法帖(五) 册 清乾隆快雪堂补刻木版跋
拓本敬胜斋法帖(一) 册
扇面
杨沂孙篆书七言联
包世臣草书录书谱轴
郑簠隶书七绝诗轴
郑板桥 书法纸本
郑燮行书诗轴2
邓石如行草诗轴
弘历行书戒得堂诗轴
黄易隶书临杨太尉碑轴
0.43154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