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体:

隶书

色彩:

装裱形式:

册(蝴蝶装)

创作时间:

明惠帝建文四年(1402)

文字类型:

汉文

质地:

本幅纸

释文:

(廖平双钩唐太宗隶书孝经序。此册全文只录一半。前半录入甲一册中。自「轨辙是以道隐小成言隐浮伪」以下。并识。隶书。)襄阳廖平待(字疑是侍)师出奔吴江。驻黄溪史氏之清远轩。改题曰水月观。亲书隶额。自称生平视诸珍宝如粪土。惟喜唐太宗隶书孝经序墨蹟。特携自随。患难不置。因出视。命平灋唐人双钩笔意以书。览之欣喜甚。留赠史氏。令藏之毋失。时建文四年(西元一四0二年)七月甲午日也。

印记资料:

鑑藏宝玺:嘉庆御览之宝
鑑藏宝玺:宣统御览之宝

题跋资料: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史疆本幅十一至十二石室山人史疆;书体:行书;全文:上师出奔吴江。始驻黄溪我氏仲彬室之清远轩。轩临池水。园圃扶疎。师居颇觉适意。见残月倒影。池映澄彻。因有感高吟曰。玉蟾飞入水晶宫。万顷琉璃破晓风。诗就云归何处去。断山零落有无中。 画鹢高飞江水涨。老渔急唱夕阳斜。秋风客子吟高兴。船到吴江即是家。 语彬曰。我欲将此改题作水月观如何。对曰。师居此。水月二字尤相宜。师喜。亲喜隶书三大字额之。众皆赞叹。师出唐太宗隶书孝经序墨踪(当作蹟)示众曰。吾视珍宝如粪土。独喜此患难不离。此唐之初变汉隶。追踪于锺繇之书法也。颜鲁公本于是而得其用笔。此右军之所未之知者。时从亡廖氏平素擅唐人双勾法。不下武后。命平法唐人笔意。书成。师喜曰。犹(此字点去)得笔矣。犹惜未明锺法。因以赠史彬曰。善藏之勿失。疆与仲彬虽族氏。然情若同胞。常以示我。观瞻之际。忠悃愤发。恨未得瞻仰宸颜耳。惜乎绝句二诗。宸翰未存。幸有遗稿传诵。行将与篆额孝经序并传不朽矣。用是以记其槩。第新政尚严。宜藏秘笈。切勿再示人。子孙保之。以待流传千世。尔其慎之。尔其宝之哉。时年八十有六。石室山人史疆。印记:石室山人、史彊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吴祚昌本幅十三至十四丰南吴祚昌;书体:行书;全文:常闻晋魏以来名贤法书。实为古今之冠。昔人相传有唐人双勾止下真蹟一等之言。惟闻其语。未见双钩真迹。又云。其法肇自唐初。而专精于武后。然乎否乎。典籍不载。未常(应作尝)见有确据也。予于甲戌之秋。闻淮徐人携称褚河南真迹求售。大索高价。即觅观之。乃双勾兰亭序。字用笔法书写。而双勾之迹微存。细阅之。书法遒劲。笔力圆健。盖借双勾之准绳结搆耳。自是唐人妙墨。未曾款识。惟有米襄阳小行书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亦似真迹可凭。疑即唐人双勾之法。戊寅之春。嗟馀生老矣。生平积聚明人墨迹。窃恐散佚零落。急付装潢。计得百数十册。或有以襄阳廖少司马公隶书孝经序求售。细绎廖公题识。乃明初逊国时。公与程济等奉建文帝出奔吴江。驻史氏室。改称师弟相呼。师知公素善法唐人双勾笔意。因出唐太宗隶书真迹。命书之以赠史彬。令宝藏之。后有史石室题识。详悉其事。予观之。与前岁所见兰亭序真迹相似。且观隶法森严。笔力圆劲古雅。而风韵尤过之。非如今日之双勾涂墨者也。诚为世之希觏。嗟乎。建文帝嗣世明君。惜乎慈祥有馀。刚断不足。为竖儒羣小所悮。出奔四十馀年。而复归老帝乡。善终墓葬。实有明一大异事也。廖公等从亡廿二人。忠贞靡二。矢志无他。帷程济者。抱先知之明。挟神奇之术。屡脱主难于危亡。独保生以归帝京。然后自叹曰。今日方终臣职矣。始终不逾。(当作渝)全身完节。遁世归隐。莫知所终。岂非千古竟(当作仅)见之一人。实乃万世追求而无匹者也。购得是册。冠诸名人墨妙。以足大观。谨识。丰南吴祚昌。印记:怡适草堂、吴祚昌印、奕蕃氏

主题:

技法:

参考资料:

收藏着录: 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第六册,页2568-2569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三),第一册,页270-273
文章标签: 隶书 双勾 吴江 唐人 真迹 唐太宗 印记 题跋 全文 笔意 行书

猜你喜欢

元明书翰第一册 册 廖平双钩唐太宗隶书孝经序
咏落花七律十五章
书法立轴 绢本
高士奇行书录张怀瓘论兰亭语页
行书册
巴慰祖隶书诗轴
篆书 心经纸本
刘墉行书诗轴
沈德潜行书七律诗轴
少学琴书隶书
邓石如行草诗轴
钱沣楷书七言联
宋武帝与臧焘敕
寿纸
梁诗正行书元人诗轴
俞樾各体书六条屏
钱坫篆书轴
弘历 临三希帖 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