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体:
行书色彩:
装裱形式:
册(折装‧方幅式)创作时间:
明熹宗天启七年(1627)文字类型:
汉文质地:
本幅纸释文:
馀尝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常形之失。人皆知之。常理之不当。虽晓画者有不知。故凡可以欺世而取名者。必讬于无常形者也。虽然。常形之失。止于所失而不能并其全。若常理之不当。则举废之矣。以其形之无常。是以其理不可不谨也。世之工人。或能曲尽其形。而至于其理。非逸才不能办。与可之于竹石枯木。真可谓得其理者矣。如是而生。如是而死。如是而挛拳瘠蹙。如是而条达遂茂。根茎节叶。牙角脉缕。千变万化。未始相袭而各当其处。合于天造。厌于人意。盖达士之所遇也欤。昔岁尝画两丛竹于净因之方丈。其后出守陵阳而西也。馀与之偕别长老道臻师。又画两竹梢一枯木于其东斋。臻方治四壁于法堂。而请与可。与可既许之矣。故馀并为记之。必有明于理而深观之者。然后知言之不妄。元丰三年端阳月八日。眉山苏轼于净因方丈书之。印记资料:
鑑藏宝玺:嘉庆御览之宝题跋资料:
主题:
技法:
参考资料:
收藏着录: 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第六册,页2602-2603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三),第一册,页319-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