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体:

草书

色彩:

装裱形式:

册(折装‧方幅式)

创作时间:

文字类型:

汉文

质地:

本幅纸

释文:

梓人传。裴封叔之弟。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熟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斵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髙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值太半焉。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馀甚笑之。为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馀往过焉。委羣材。会众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执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擧。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室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近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馀环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功大矣。既而歎曰。彼将舍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用者欤。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彼为天下者。本为于人。其执役为徒隶。为乡师里胥。其上为下士。又其上为中士。为上士。又其上为大夫。为卿为公。离而为六职。判而为百役。外薄四海。有方伯连帅率羣。郡有守。邑有宰。皆有佐政。其下有胥吏。又其下有啬夫版尹。以就役焉。犹众工之各有执伎以食力也。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纪纲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能者进而用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不眩能。不矜名。不亲小劳。不侈众官。日与天下之英才。讨论其大经。犹梓人之善运众不伐艺也。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相道既得。万国既理。天下举手(点去)首而望曰。吾相之功也。众之后之人循迹而慕曰。彼相之才也。士或谈殷周之理者。伊傅周公。其百执事之勤劳。而不得纪焉。犹梓人自名其功而执用者不列也。大哉相乎。通是道者。所谓相而已矣。其不知体要者反此。以恪勤为功。簿书为尊。衒能矜名。亲小劳。侈众官。窃取六职。百役之事。听听于府庭。而遗其大者远者焉。所谓不通是道也。犹梓人不而能知绳墨之曲直。规矩之方圆。寻引之短长。姑夺众工之斤斧刀锯以佐其艺。又不能用(点去)备其工。以致败绩用而无所成也。不亦谬乎。或曰。彼主为室者。倘或发其私智。牵制梓人之虑。夺其世守。而道谋是用。虽不能成功。岂其罪耶。亦在任之而已。馀曰不然。夫绳墨诚陈。规矩诚设。高者不可抑而下也。狭者不可张而广也。由我则固。不由我则圮。彼将乐去故(点去)。固而就圮也。则卷其术。默其智。攸尔而去。不屈吾道。是诚良梓人耳。其或嗜其货利。忍而不能舍也。丧其制量。屈而不能守也。栋挠屋坏。则曰非我罪也。可乎哉。馀谓梓人之道类于相。故书而藏之。梓人盖古之审曲面势者。今谓之都料匠云。馀所遇者杨氏。潜其名。

印记资料:

收传印记:天籁阁
收传印记:子孙世昌(重一)
收传印记:景德之藏
收传印记:董先裕印

题跋资料:

题跋类别:作者款识;作者:饶介 华盖洞酒史识。;书体:草书;全文:九月七日九成自崐山载酒来。问字且欲书。诸作者所作。馀饮其酒异輙醉。遂不能答其问为何。问亦不能书。明日九诚特此帋复来意不能答。乃笑而书此。九成谓馀酒未醒也。辛丑九月八日华盖洞酒史识。

主题:

技法:

参考资料:

收藏着录: 黄杰先生遗赠文物目录,页172 收藏着录: 林志钧,〈三希堂帖考〉,《帖考》,(台北:华正书局,1985年),页401
文章标签: 天下 梓人 栋宇

猜你喜欢

饶介行草书士行帖
饶介行书兰亭帖
墨迹五种册
清乾隆三希堂法帖(二十四) 册 元饶介书送孟东野序
清乾隆三希堂法帖(二十四) 册 元饶介书梓人传
清乾隆三希堂法帖(二十四) 册 元饶介书七言律诗三首
三希堂法帖(二十四) 册 元饶介书送孟东野序
三希堂法帖(二十四) 册 元饶介书梓人传
三希堂法帖(二十四) 册 元饶介书七言律诗三首
元 鲜于枢 行书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卷
虞堪行草书期约帖
楷书
邓文原章草书急就章卷
仇远行书自书诗卷
元 鲜于枢 行书诗赞卷
元鲜于枢草书石鼓歌卷
字原表目册
沈右楷书中酒杂诗并简帖
0.21838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