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陶盂,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高15.3厘米,口径15.3厘米,底径11.3厘米。

盂(yú音于),撇口,圆筒形腹,平底。夹砂红陶,胎壁较厚,表面粗糙。磁山文化因最初于1972年发现于河北省武安县磁山村而得名。据科学测试,其年代约为公元前6000—前5600年,属于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盂是一种盛汤浆或饭食的器皿,红陶夹砂能够提高陶器的耐热程度,因此这件红陶盂可能是一件炊器。磁山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因首先于1972年在河北省武安县(1988年撤县建市)磁山村被发现而得名。遗址总面积约14万平方米。1976年~1978年对部分区域进行了科学考古发掘,发掘面积6000平方米,出土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动物骨骸、植物标本等遗物6000余件。其中陶盂及陶支架、石磨盘及磨棒堪称磁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据碳14法测定年代,距今约8000年至前7600年,与1977年在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村发现的裴李岗文化的年代大体相当。磁山文化的陶器均为手工制作,用泥条盘筑法和捏塑法成型,绝大部分属于夹砂红褐陶,少部分为泥质红陶,以素面为主,烧成温度在700~930℃左右。

文章标签: 文化 磁山 陶器 年代

猜你喜欢

大汶口文化黑陶圈足单把杯
双柄罐子_Double-Handled Jar 76256
大汶口文化灰陶觚形杯(残缺)
大汶口文化白陶器底座(残)
大汶口文化白陶镂孔高柄杯(残缺)
齐家文化绳纹带注陶罐
大汶口文化灰陶圈足单把杯(残缺)
彩陶双耳罐
大汶口文化灰陶镂孔高柄杯(残缺)
磁山文化红陶盂及支座
黑陶高柄杯
寺洼文化红陶双耳罐
磁山文化红陶三足钵
寺洼文化红褐陶马鞍口双耳罐
马家窑文化彩陶蛙纹壶
齐家文化(?)红陶管形器
大汶口文化白陶高柄杯
大汶口文化灰陶单把杯(残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