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缠枝花纹瓜棱瓶,明成化,高27.8厘米,口径4.3厘米,足径6.7厘米。瓶为4瓣瓜棱形,口微撇,长颈中部起一圈凸棱,将颈分为上下两部分,丰肩,腹下内收,圈足外撇。底白釉无款。颈部共有纹饰三层,凸棱以上为海水纹、折枝花卉纹,其下为缠枝花卉纹,肩及足部边缘饰海石榴一周,腹部饰缠枝宝相花纹。明成化时期的瓜棱瓶造型比永乐时期更为清秀,其足变矮,胎更薄。成化时期的瓶、罐等琢器传世较少,类似此件形制的瓜棱瓶更属少见,此瓶为成化时期琢器中的代表作品。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之一。所绘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枝叶相互缠绕,构成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图案,统一中寓变化。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和缠枝宝相花等多种纹样。

陶瓷瓶式之一。瓜棱瓶仿自然瓜棱的形态烧制,俗称“瓜棱瓶”,宋代较为常见。明代瓜棱瓶式也较为流行,且独具一格。花卉画的一种。画花卉不写全株,只画从树干上折下来的部分花枝,故名。有折枝梅、折枝莲、折枝牡丹、折枝果实等。古建筑彩画绘画的一种题材。清代中期之前多画绿叶子花卉,清代晚期画黑叶子花卉。我国传统装饰纹样之一,又称“宝仙花”、“宝花花”。一般以某种花卉(如牡丹、莲花)为主体,中间镶嵌形状不同、大小粗细有别的其它花叶,尤其在花芯和花瓣基部,用圆珠作规则排列,似闪闪发光的宝珠,富丽华美,故名宝相花。盛行于隋唐时期,元明清时期的器物上亦多以之为装饰题材。古陶瓷研究者习惯于从造型上将瓷器分为琢器和圆器两大类。所谓琢器,是指立体型的瓷器,如瓶、尊、罐等。

文章标签: 花卉 瓷器 牡丹 瓜棱瓶 时期 青花 花纹 折枝 缠枝 纹饰

猜你喜欢

仿定窑白釉花觚
青花缠枝花纹背壶
宜兴窑“时大彬”款紫砂胎剔红山水人物图执壶
青花花卉锦纹双耳扁瓶
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
青花海水纹香炉
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
德化窑白釉达摩像1
翠青釉三系盖罐
宜兴窑桃式水注
青花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
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
釉里红折枝牡丹纹花口盘
青花缠枝花卉纹碗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执壶
青花折枝花纹八方烛台
德化窑白釉观音坐像
彭城窑白地黑花兔纹盆
0.14194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