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像》轴,明,吴彬绘,纸本,设色,纵127.5厘米,横66.2厘米。本幅自识:“壬寅孟冬枝隐庵头陀吴彬斋心拜写。”钤“枝隐庵头陀”、“文中氏”朱文印。壬寅为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图绘普贤菩萨坐白象之上,与众弟子、信徒说法。人物线条圆劲,部分人物面相略为变形,神态生动。图中花木绮丽,花木的枝干、花、叶均以爽利的墨线勾廓,填以浓厚的颜料。设色清丽而古雅,极富装饰性,描绘出平和安详的佛国境界。图中菩萨、僧侣之造型均比较接近世俗凡人,带“世间像”,不仅反映了作者细腻、高古、夸张的风格特色,而且呈现出“居士艺术”的鲜明特质。佛教信仰与日常生活的结合,佛典与艺术的相互兼顾,这也是晚明释道画的普遍特征。菩提萨埵之略称,为十界之一。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密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
吴彬(生卒年不详,约活跃在16世纪后期—17世纪前期),字文中,号枝隐头陀,福建莆田人,明万历中曾官工部主事,为明末变形主义绘画大家。其人物、佛像吸收了五代贯休的画法,奇形怪态,或粗劲厚重,或秀雅绵密;山水师法自然而又夸张变形,常画仙山异境,笔法精整,画风奇特,独具一格。佛教菩萨名,也称“三曼多跋陀罗”。专司“理德”,坐骑为白象,常与文殊一起出现,为释迦的胁侍。
说法即宣说佛法,以化导利益众生。与说教、说经、演说、劝化、唱导等同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