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26.4厘米,横(半幅):14.1厘米。此为清乾隆拓本,五开跋三开半,黄易鉴藏,题跋。碑立于汉永和二年(137年)。碑文记述汉敦煌太守裴岑之战功事略。书体为古隶,系由篆入隶之体,雄健生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古茂雄深,得秦相笔意。”碑现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黄易题跋:“右敦煌太守裴岑石刻真迹,乾隆庚子七月梦珠兄在迪化城觅此寄示云,此石近甚剥落,凸处光滑如珠不易拓。来年仲秋蒙恩放还,计过巴里坤正严冬风雪之时,恐难拓取,故觅此先寄。塞外荒寒风景,闻之黯肰。细辨此碑,波折劲古,与昔从纪晓岚阁学处双钩原本较勘无不悉合,惟纪本作‘立德祠’,褚千峰《金石图》作‘立海祠’,今观此拓颇类‘海’字,则褚本以有所据,然文义又不可解,存以俟考。余思得此碑十有余年,一旦获之何异夜明入手,殆与明年弟兄握手同此欣庆也。黄易又识于任城尊古行斋。”黄易(1744—1802年),书画家、篆刻家,字大易,号小松,又号秋庵主,浙江仁和(今杭州)人。监生,官山东兖州府、济宁运河同知。他的绘画笔墨流畅,潇洒隽永,以山水和花卉为题材的作品有着很高的艺术水平。书法则以隶书擅长。作为著名篆刻家丁敬的学生,他经过努力学习与刻苦钻研,并广泛借鉴书法、碑刻中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自己工稳生动的篆刻风格,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美誉。黄易一生致力于金石碑版的研究,曾经四处寻访存世的残碣断碑,并加以较为全面系统的整理与著录,对我国传统金石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与众不同的是,他亲自用画笔将每次寻访古碑的过程都完整的记录下来,绘制成许多作品,当时的艺术家们广为称颂。终年59岁。著有《丁黄印谱》、《小蓬莱阁金石文字》等。康有为(1858—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夏,号长素,又号更生,南海(今海南)人。清光绪年进士,官工部主事。“戊戌变法”的主要人物之一。清末著名书论家,倡法北碑,书学包世臣、张裕钊,得力于《石门颂》,评者谓有“纵横奇宕之气”。其书不泥于古法,点划结字不求工整,处处皆有新意。著有《广艺舟双楫》一书。《清史稿》有传。蓬莱,古代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之一,遍地生长着奇花异草,珍禽怪兽出没其间,还有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仙药,岛上的房屋都是用黄金白银建成的,光彩夺目。渤海之滨的山东省蓬莱,海面上有时会出现因光线折射而形成的“海市蜃楼”奇景,可能就是古人以为的仙岛。用透明的纸覆盖在样本上,以极细的笔划描摹出字的轮廓。一般用黄色油素纸,纸薄而透明,可清晰地映出底本字迹的笔道轮廓。这种将字摹出笔道轮廓的方法称双钩。

文章标签: 黄易

猜你喜欢

朱龟碑
执金吾丞武荣碑
汉楼阁燕居及车骑画像拓片
孔林坟坛刻石册
孔谦墓碣
汉杜临封冢记
孔子见老子画象
祀三公山碑
武氏祠·武氏石阙铭武梁祠画像册
汉郙阁颂
泰山都尉孔宙碑
汉沙南侯获碑
朝侯小子碑
朱君长刻石
嵩山少室东石阙题名册
胶东令王君断碑
汉琴亭国李夫人墓门题字
汉三公山之碑
0.1479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