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宙碑》,全称《汉泰山都尉孔君碑》,桓帝延熹七年(164年)造,隶书,15行,行28字。碑阴3列,列21行。有额。碑为孔子第19世孙孔宙墓之碑,原在孔宙墓前,清乾隆间移置孔庙,今在山东曲阜孔庙。此拓本为故宫博物院藏明拓本,装裱成轴(2轴),碑阳拓本轴纵183.4厘米,碑阴拓本轴纵178.4厘米,其横均为78厘米。其中第2行“訓”字右川旁下边未损。第10行“其辞曰”的“辞”字尚存大半。第14行“没”字头尚可见。此碑文字结体绵密而宽博,左右布势,横划甚长,如不经意而出,其书法给人以宏博宽大、风度翩翩之感。清康有为认为此碑以风神逸宕胜,用笔旁出透迤,极其势而去,如不欲还。宋陈思《宝刻丛编》、明杨慎《金石古文》、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等书著录。孔宙(?-163年),字季将,孔融之父,孔彪之兄,孔子第19代孙。历官郎中、都昌长、元城令、泰山都尉。泰山位于山东中部,绵延约200公里,海拔1524米,古称岱岳,又名岱宗,为我国五岳(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中的东岳,为道教胜地。主峰在山东泰安市北,海拔1500多米,突兀峻拔,雄伟壮丽,有玉皇顶、日观峰、南天门等名胜古迹。古人以东方为万物初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岳之长"、"五岳独尊"的称誉。古代帝王登基之初,太平之岁,多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传说秦始皇曾封山上为他遮雨的松树为"五大夫",故泰山松被赋予人文色彩,驰名华夏。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泰山为"五岳"之首,自古以来帝王封禅、士庶瞻拜,在山上及周围地区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摩崖和碑刻。历代诗人及艺术家多以泰山为题,创作了大量宝贵的诗歌和书画等艺术作品。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儒家之祖。初仕于鲁,为司寇,摄行相事,其后不用,遂周游四方。归鲁,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有弟子3000人,身通六艺者72人。康有为(1858—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夏,号长素,又号更生,南海(今海南)人。清光绪年进士,官工部主事。“戊戌变法”的主要人物之一。清末著名书论家,倡法北碑,书学包世臣、张裕钊,得力于《石门颂》,评者谓有“纵横奇宕之气”。其书不泥于古法,点划结字不求工整,处处皆有新意。著有《广艺舟双楫》一书。《清史稿》有传。顾炎武(1613—1682年),初名绛,字宁人,号亭林,世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少年时参加“复社”的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后,又参加昆山、嘉定一带的人民抗清起义。入清不仕,改名炎武。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亭林诗文集》等著作。

文章标签: 泰山

猜你喜欢

明初拓东汉曹全碑
景贤大师身塔记
戏鸿堂法书
礼器碑
明□□永乐宫重修墙垣记拓片三件
明拓三国孔羡碑
唐王居士塼塔铭
明刻本怀素草书千字文(拓片三张)
明拓《郁冈斋帖》“領字从山本”兰亭序
明拓北魏中岳嵩高灵庙碑
旧拓 明海瑞行书四言联
郭将军碑
明拓明益王重刻大兰亭图卷
明初拓东汉张迁碑
张琮碑
明拓墨池堂选帖
明拓宝鸭斋兰亭之太清楼摹开皇本
明拓御府薛稷本兰亭序
0.11895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