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郛休碑》,西晋泰始六年(270年)刻,墨拓,剪裱册页24开半。每开纵34厘米,横38厘米。马衡先生捐赠品。此碑篆额题“晋故明威将军南乡太守郛府君侯之碑”,西晋泰始六年(270年)立。碑文隶书,方整规矩,书法风格已与汉隶大异其趣。碑阳漫漶已甚,碑阴保存较为完好。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在山东掖县泊上村出土。原石曾归端方收藏,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由于西晋碑刻极少,所以此碑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名气很大。此本为清末旧拓。封面有马衡题签。册内马氏朱批7处,并于每页上裱边书释全文。册后有马衡先生甲寅(1914年)季秋一跋。跋中反对张少薇《金石聚》认为“郛”为“郭”之假借的说法,指出“姓氏诸书虽穷披博采,亦不能无遗漏。当据此碑以补诸书之阙。”册页的组合形式类似西方绘画中的组画,这种艺术形式在山水画中能够比较完整地展现一个地域不同的自然景观,在花鸟画中可以从多重角度、时节去描绘其自然姿色。在人物画中,可以完整地叙述一个历史故事发生的全过程或细化表现某种道德观念。马衡(1881—1955年),字叔平,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工八分书,喜刻印,尤喜蓄青田石章,收藏书画碑版甚富。曾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门学考古研究室主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主持过燕下都等地的考古发掘和调查工作。对秦石鼓、汉魏石经及古代度量衡等方面的研究颇有贡献。著有《汉石经集存》、《凡将斋金石论丛》等。1928年辑自刻印成《凡将斋印存》二册。《广印人传》有载。指碑上文字遭受风吹雨淋或人为破坏之后变得模糊,不可辨识。
端方(1861—1911年)。姓托忒克氏,字午桥,号匋斋,满洲正白旗人。科举出身。40岁后在清朝政府中历任陕西按察使、山西布政使、河南布政使、湖北巡抚、湖广总督、湖南总督、两江总督、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都兼通商事务大臣。赴多国考察,主张君主立宪。1911年11月到四川镇压“保路运动”,行至姿州被新军所杀。生平富收藏,尤以多种刻石及碑帖为最。著有《陶斋吉金录》、《陶斋藏石记》、《陶斋藏砖记》等。说法即宣说佛法,以化导利益众生。与说教、说经、演说、劝化、唱导等同义。
文章标签: 马衡

猜你喜欢

清初拓北魏高貞碑
清拓《兰亭八柱帖》虞世南临兰亭序
清拓隋张贵男墓志
大唐中兴颂
武氏祠·左石室画象题字
清拓《兰亭八柱帖》弘历临董其昌仿柳公权书兰亭诗
清拓《快雪堂法帖》“領字从山本”兰亭序
八关斋会报德记
龙宫寺碑
刘懿墓志
清初拓北齐房周陁墓志
双钩本 高句丽好大王碑之二
清拓颍上兰亭序
王居士砖塔铭
任令则碑
清拓《兰亭八柱帖》于敏中补戏鸿堂刻柳公权书兰亭诗阙笔册
清拓翁方纲缩临兰亭
清拓《兰亭八柱帖》冯承素摹兰亭序
0.15023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