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制银镀金简平地平合璧仪,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清宫造办处制作,高5厘米,边长25厘米,厚7厘米。清宫旧藏。合璧仪由6件不同的仪器组成,分别嵌在银镀金方盘上,再由合页将方盘依次连接,合为方盒式。最上面的为“三辰公晷仪”,将其打开后,立面为“时刻度分盘”,平面为“罗盘仪”;将“罗盘仪”掀起,又见两仪器,立面为“地平仪”,平面为“星盘”;“星盘”的下面为“象限仪”。上述六件不同功能的仪器,经巧妙设计融为一体。“三辰公晷仪”是通过测日月星而求得时刻的仪器。仪器分两重盘:底重盘为固定不动的银盘,上刻十二时辰,分初、正。上重盘为银镀金盘,可旋转。沿盘最外边周圈镌刻二十四节气。内圈刻十二时辰,分初、正。次内圈镌刻三十日。次内圈竖向镌刻恒星名称,如壁宿第一、参宿第七等。再次内盘刻星等符号。盘中心设游标。“时刻度分盘”为已换算好的时刻度数表,盘面分两重盘:下重盘为固定不动的银盘,镌刻时刻、度数。上重盘可旋转,在时刻、度数的位置上镌刻“日出入地平”、“表影余日”、“黄昏时刻”、“日行宫读”、“日距度”等字,紧邻字下为银镀金盘出镂空长方格,可看底盘的各种数字。“罗盘仪”是用于测定方向的仪器。仪面圆盘的外周圈刻四象限,内圈刻方位名称,中心玻璃盘内为指南针,玻璃框边缘附可旋转的指针。“地平仪”用于测方位角。圆形仪面上刻四象限,方形仪面上各直边从中心0°起,分别刻“一十”、“二十”、“三十”度。仪面中心设窥器,沿窥器两边刻“一十”、“二十”、“三十”等数字。“星盘”用于求时刻、求某时某星上中天、日出日落时刻等。下重盘为固定不动的银盘,即北恒星盘,上镌经纬线,中心为北极,沿盘边周圈镌刻十二时辰。上重盘为可旋转的银镀金镂空盘,小圆圈为黄道,其上镌刻十二宫。此星盘的黄道十二宫名称是用中国十二时名称对应西方黄道十二宫而镌刻的。镂空盘上刻星宿名及度分,中心安游标。“象限仪”沿正方形盘面刻四象限,其中两条直边斜线刻画度分,在弧形的仪面上镌刻象限90°,游标上也刻90°。各种仪器的空白部位饰蔓草纹,时刻度分盘上蔓草纹方框内镌“此仪器宜北极出地高四十度”,简平仪底盘上镌“此简平仪依北极出地高四十度”。合璧仪内附算筹、测度线、铅笔、黑板、象牙纸、星宿度说明册等物。时刻度分盘上镌刻:“大清康熙癸酉岁清和月御制”铭文。此件简平地平合璧仪的制作并非出自偶然。自康熙八年(1669年)发生震惊朝野的历法之争后,康熙皇帝决心学西算。先是聘任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为师,教授法国数学家帕尔迪著的《几何原理》,后聘法国传教士白晋、张诚教授法国数学家巴蒂的《实用和理论几何》,其中结合天文仪器穿插讲一些测量知识。康熙皇帝边学西算理论,边在野外亲自操作仪器进行实测的学习,对此白晋曾在《康熙帝传》一书中评价道:“他把在几何学中学到的最有趣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以及使用一些天文仪器,看作为一种乐趣。”根据这一历史背景及仪器制作的时间、仪器的体积及配置的小什物等推断,这件套式仪器正是康熙本人为配合学习西方天文、数学、测量等知识,在京师(北京地区)短距离实测所用的仪器。金简(1724年—1794年),汉人,祖籍辽宁沈阳人。自幼随父从军,其妹为乾隆皇帝贵妃,后赐姓金佳氏,改入满洲正黄旗。初隶内务府汉军,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授总管内府大臣兼武英殿修书处事,充《四库全书》副总裁专司考核督修,其间著有《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书,促进了我国印刷事业的发展。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卒,谥“勤恪”。

又称地台。明清皇宫宫殿中高于地面的木台,其上放置宝座及陈设品。公晷仪指可使用于北纬度任何一地区的日晷仪,"公"即通用之意。亦称指南针。测定方向的仪器。把磁针装置在圆盘中央,盘上刻着度数和方位。平面上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把平面分隔出的四部分中的任何一部分。分别称之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象限,每一象限90°。由炽热的气体组成且能自己发光的天体。太阳也是一颗恒星。恒星也在不断地运动,但由于恒星离地球太远,在短时间内感觉不到它们之间相互位置的改变,所以叫恒星。

仪器上用于观测目标且可游动的指示器。古代京城以外供皇帝出行时居住的宫室。镂空是瓷器的装饰技法之一,也被称作“镂花”或“透雕”。它是将器物胎体上的纹样镂通,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

平面上相交的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把平面分开的四部分中的任何一部分称象限。从右上方起逆时针方向分别为第一、二、三、四象限。

中国古代天文学将周天的众多星辰划分为二十八星宿,东南西北各七行,分别被看作一种神物,即四象。汉代张衡《灵宪》:“苍龙连蜷于左,白虎猛踞于右,朱雀奋翼于前,灵龟圈首于后。”东为青龙,西是白虎,北为玄武,南是朱雀。地平经圈(通过天顶垂直于地平的大圈)和子午圈所构成的角称作地平经度或方位角。一般从正南向东或向西计算,西为正,东为负。太阳在天球上一年间所移行的轨迹叫黄道,即地球轨道面和天球相交成的大圈。

内廷东、西六宫的合称。《周礼·考工记》中已经有“掌王之六寝之脩”、“以阴礼教六宫”的六宫六寝制度的记载。明代紫禁城乃至皇城都严格按照《周礼》的制度营建,因此内廷中轴线左右各设六宫,作为妃嫔的居所,东西合为十二宫,与“地支”数目相符。为表示太阳、月球、行星的位置,将它们所通过的黄道带分为12等分,并按照附近的12个星座分别命名为:宝瓶宫、双鱼宫、白羊宫、金牛宫、双子宫、巨蟹宫、狮子宫、双女宫(今作“室女宫”)、天秤宫、天蝎宫、人马宫、磨羯宫(今作“摩羯宫”),每宫分刻成30°,即黄道十二宫。

为星盘之属,是由星盘简化而成的天文仪器。星盘是一种测量天体高度、求测时刻的仪器,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已问世,发明者可能是希腊的天文学家喜帕恰斯。元代,西域天文学家扎马鲁丁将这种仪器传入中国。据《元史·天文志》载,扎马鲁丁为元朝制造了7件天文仪器,其中“兀速都儿剌不”就是星盘。但由于星盘采用的是黄道坐标,与中国传统的赤道坐标不相宜,因此未能引起朝廷及有关学者的重视。直至明末,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来华,再次将西式星盘传入中国。清代,康熙二十年(1681年)御制一件简平仪,并配有《御制简平仪新仪式用法》的说明。所谓“新仪式”即指这件仪器采用的是赤道坐标,并增加了西历中不曾有的二十四节气表,突出了中国制造的天文仪器的特色。英国数学家纳白尔于1617年发明的一种用于乘法计算的工具。这种算筹于明末传入我国。筹用竹、木或象牙制成,即在一些长条形的板片上,刻写数码,可根据需要对起来进行乘、除、乘方、开方运算。

源于清和,本意指天气清明而和暖。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中有“首夏犹清和,芳草也未歇”句。白居易《初夏闲吟兼呈韦宾客》诗中有“孟夏清和月,东都散闲官”。后以此为夏历四月的别称。夏历四月即阴历四月(夏历,中国古六历之一)。比利时传教士,原名FerdinandusVerbiest。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来华,十七年(1660年)到北京做汤若望的重要助手,治理天文历法。康熙八年(1669年),擢钦天监监副,不久晋升钦天监监正。康熙三十六年(1688年),因病卒于北京。

白晋(1656-1730年),JoachimBouvet,法国人,字明远。天主教耶稣会士。法国科学院院士。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奉法王路易十四派遣与张诚等来华传教。初抵浙江宁波,翌年由南怀仁介绍到北京,向康熙皇帝讲授西学。三十二年(1693年)奉圣祖命回国聘请科学家并携带清帝赠法王之礼品,内有精印书籍49册。三十八年(1699年)再度来华。四十五年(1706年)曾奉圣祖命出使罗马教廷。四十七年至五十七年(1708-1718年),奉旨与传教士杜德美、雷孝思等赴各地进行大地测量,绘制《皇舆全图》。后病卒于京。著有《中国皇帝之历史肖像》、《易经总旨》、《古今敬天鉴》、《汉法小字典》等。张诚(1654-1707年),JeanFrancoisGerbillon,法国人,字实斋。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奉法王路易十四派遣,与白晋等来华传教。次年抵京,携来西洋天文仪器及图书多种。康熙二十八年(1902年)为中方译员,参加尼布楚中俄边界谈判。曾8次随圣祖赴满蒙各地巡行。后因通晓历法留京供职。译著有《实用几何学》、《满文字典》4卷、《张诚日记》等。

文章标签: 仪器

猜你喜欢

铜镀金雉鸡山石骑士牵马表
铜镀金嵌珐琅望远镜
紫漆描金花反射望远镜
铜镀金折叠矩尺1
木盒套十五件绘图仪器
铜镀金腰果形赤道公晷仪
铜镀金珐琅葫芦顶渔樵耕读钟
铜镀金转柱太平有象钟
铜镀金珐琅福寿楹联钟
铜镀金综合算尺
搧扇机器人表
紫檀木楼阁式大更钟
绘图仪器
八音盒2
铜制测高弧象限仪
红木人物风扇钟
汽船式风雨表1
木楼转八仙塔式钟
0.07688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