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木雕花楼式自鸣钟,清宫造办处制造,清乾隆,高585厘米,底座260×260厘米。这座大钟原存皇极殿,是宫中存留的最大自鸣钟。钟上层正面为铜镀金錾花面板,上嵌白珐琅罗马数字钟盘。阁楼顶端所扣两个钟碗,上面报刻,下面报时。上一次弦可走三昼夜。此大型机械钟由走时、打刻、打时三套互相联动的铜制齿轮传动系统组成。每套系统各以一皮弦系一百多斤重的铅砣,铅砣下垂运动产生动力,带动齿轮传动系统,从而牵动报刻锤绳敲钟报刻、报时。中国传统习惯中将明清以来用于制作高档家具的木材统称为硬木,包括紫檀、黄花梨、红木、鸡翅木、铁梨、乌木等,硬木以外可做家具的木材则称为柴木。我国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用小锤敲击各种大小不同的金属錾子,在金属表面留下錾痕,形成各种不同的纹理,使单一的金属表面产生多层次的立体装饰效果。此种工艺始于春秋晚期,盛行于战国,至今依然为匠师们沿用。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琺瑯”,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属硅酸盐类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

金属胎珐琅器则依据在制作过程中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是由青铜等材料铸造而成。由于钟碗的直径和壁的薄厚不同,所以发出的声响也不一样。在钟内打刻、打点、打乐的机构里,多数都采用钟碗来发声。

在古钟表中一般打刻报时装置由一至三个钟碗组成,打乐装置由几个至十几个钟碗组成。在打刻、打点的运行中钟碗一般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是人为的过力撞击钟碗或钟碗掉在地上,都会造成损坏,金属钟碗与瓷器有相似的特性。

清嘉庆前开设在苏州的“张荣记”钟碗作坊已能制作六十多种大小不同音质的钟碗,且钟碗音程分明,音色优美。传动系由齿轮组成,将力矩由原动系传给擒纵机构,传动系齿轮带动走针系指示时间。传动系齿轮只作单方向转动,其旋转运动是断续的,因为齿轮的转速受擒纵调速机构控制,齿轮的旋转过程实际上是由许多次微小的转动所组成。皮弦实际上是由数根或数十根羊肠衣加工而成。在以手工加工为主的多道工序中,先是选用新鲜的优质羊肠,每一根肠子都要经过清洗、除杂质、脱脂、上架等工序,然后按所需皮弦的直径大小来计算所需的根数,再进行合股、上劲、绷直等工序。由于皮弦直径不同,所以上架绷直的时间也不同,加工完成的皮弦呈浅土黄色,表面光滑并具有一定的柔软性。

皮弦装入机芯后,在调试条盒与塔盘轮的位置时就开始受力,上条时受力逐渐增大。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皮弦受力不变形,不断裂。但若数十年放置不动,也不进行保养,皮弦会变硬变脆,由于皮弦有这种不足之处,后来逐渐被金属链条所取代。70年代以后,国内能够制作皮弦的地方已经越来越少了。

文章标签: 皮弦 齿轮 珐琅 金属 大小

猜你喜欢

日晷
铜镀金测时圭表合璧仪
铜镀金珐琅福寿楹联钟
铜镀金八角形赤道公晷仪
红木人物风扇钟
矩度全圆仪
木盒套十五件绘图仪器
铜镀金赤道圭表合璧仪
铜镀金葫芦式转花钟
铜镀金七政仪表2
绿漆木质描金花望远镜
提环式日晷
铜镀金雉鸡山石骑士牵马表2
绘图平板仪
黑漆描金花望远镜
铜镀金转柱太平有象钟
银质角尺
御制方矩象限仪
0.1382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