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竹贴花方水丞,清中期,高2.9厘米,口径3.4厘米,底径6厘米。清宫旧藏。水丞作四方抹角马蹄式,凸口,方唇,平底。通体包镶文竹为饰,口边、足缘及转折棱线处均镶贴深色竹簧。器身每面中央饰变体几何纹样,抹角处过渡的四条窄面则于下部饰如意云头纹。此器形制乖巧可人,色泽淡雅,为同类制品中较为突出者。又有“翻黄”、“贴黄”、“反黄”、“竹黄”等称谓。其工艺是在木制胎骨上贴以经过处理的竹内壁之黄色表皮,形成润泽的器体,还可于其上镂刻花纹。这种工艺本是湖南邵阳地区的民间工艺,后广为传播,清中期后成为竹刻之大宗,尤以乾隆时宫廷所制为佳。文房用具之一,用以贮水,器形大多口底相若,扁腹。两晋时期烧制的青釉水丞有蛙式者。唐代越窑烧制青釉水丞,有蛙、蟾蜍式。长沙窑则烧制釉下彩及三彩水丞。明清时期景德镇窑烧制了各式水丞,有青花、釉里红、五彩、粉彩、天蓝釉、粉青釉、红釉、仿官、仿哥釉等品种。除瓷制外,还有玉制水丞。

包镶指用一般木材造胎骨、以薄片硬木造贴面的家具工艺。这种工艺也称“文竹”、“竹黄”、“翻簧”、“贴黄”等。以大型楠竹为材,用刀劈去竹青和竹肌,仅留下如厚纸般一层薄薄的竹簧片,呈浅黄色,色泽光润类似象牙。经过水煮、晾干、压平等工序,贴到木胎上,刻上纹饰。有的因为装饰纹样的需要,要贴上两至三层的竹簧。青铜器上的几何纹饰是一些点、线、圈、角的集合。几何纹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纹饰。几何纹亦是青铜器上最早出现的纹饰形式,在春秋战国之际用作主体纹饰已屡见不鲜。

文章标签: 竹簧 水丞 文竹 工艺 纹饰 色泽 胎骨 时期 青铜器 竹黄

猜你喜欢

牙雕黑漆地描花笔筒
象牙镂雕葫芦式花囊
犀角镂雕双螭耳螭纹荷叶式杯
犀角雕人物故事纹杯
犀角雕花鸟杯
犀角雕动物故事纹杯
牙雕染色山水笔筒
犀角镂雕梅枝柄仿古兽面纹杯
犀角镂雕三螭柄海水螭虎纹杯
犀角镂雕佛手纹杯
牙雕松荫策杖笔筒
编织象牙席
象牙刻松鹿图笔筒
象牙镂雕多层套球
犀角雕九螭纹杯
犀角雕螭柄海水螭纹杯
犀角镂雕葵竹螭纹杯
陈祖璋等象牙雕《月曼清游》册
0.13671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