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倚坐善业泥,唐,高14厘米,宽10.5厘米,厚1.5-2.8厘米。

善业泥以黑陶制成,尖拱龛形,厚度由上至下逐渐加厚。弥勒佛高肉髻,修眉细目,大耳下垂,着袒右袈裟,倚坐于带梯形椅背的束腰方座上,双手持禅定印,足踏覆莲座。左右胁侍菩萨头戴三叶冠,佩项饰,双手合十于胸前,披帛绕肩后下垂呈“S”形,下着裙贴体,立于莲花座上。弥勒佛头部上方为华盖,华盖两侧垂下花蔓枝叶。佛、菩萨皆带头光。善业泥背面有界栏,印有“大唐善业泥,压得真如妙色身”12字阳文,竖3列,列4字。

“善业”是指个人的积善行为,佛教认为人们只有通过积累善业,才能使自己离开邪恶,进入正道,获得爱果,达到涅槃境界;“真如”,意为事物的真实状况、真实性质,为绝对不变的“永恒真理”或本体;“妙色身”是指佛所具有的种种祥瑞特征。所以此类压制而成的佛像也就被称为“善业泥佛像”。它是将和好的泥土压印在木模或铜模上,取出阴干后,再经过低温烧造而成。善业泥像一般较小,制作简便。唐朝的善业泥佛像是高僧玄奘从印度归国后仿效印度作法,藉为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祈福之机,在都城长安制造的一种佛像形式。其活动以慈恩寺、西明寺、至相寺为主,得到了唐高宗的大力支持。以空间而论,此一风尚只流行于长安及其周围地区,在距长安不远的东都洛阳至今未见善业泥佛像踪影;就时间而言,主要出现在永徽、显庆年间,玄奘圆寂后,善业泥佛像的制作骤然从颠峰跌至低谷。从某种意义上说,玄奘既是善业泥佛像的始作俑者,也是终结者。玄奘崇信弥勒,期待死后上生兜率天听弥勒说教,善业泥上的弥勒或许暗示着某种关联。弥勒是梵语Maitreya的音译,意译为“慈氏”,相传生于南天竺的婆罗门家庭,后成为释迦牟尼的弟子。他先于释迦入灭,上生兜率天,释迦涅槃后,他下凡华林园,开三番法会,超度世人,成道为佛,故弥勒又称“未来佛”。善业泥,亦称善业佛、脱佛、脱塔,是用泥、木、金属等模具压印泥团制成的一种小型佛像,其俗源自古代印度,魏晋南北朝时期传入我国北方地区,唐朝时臻至鼎盛。据说他出生在南印度的却波利村婆利大婆罗门贵族家庭。弥勒(意为慈氏)为姓,其名为阿逸多(意为无能胜)。他曾拜佛为弟子,佛预言他将继承释迦牟尼为未来佛,让他住在兜率天内院中,经千千岁后再降于人世,广传佛法,成就佛道。兜率天是欲界的净土,是菩萨住的地方,即修菩萨道已达最高境界而等下生人间成佛的菩萨。兜率天的一昼夜相当于人间四百年,一年相当于人间一百四十一万七千五百年。据说居住此处的菩萨彻体光明,能照耀世界。佛经上说弥勒在此要住上四千年,相当于人间五十六亿七千万年,然后才能下生成就佛道,接替释迦牟尼救世。

为佛三十三相之一。佛之顶骨,自然隆起,呈一髻形,故称肉髻。

束腰,明清家具部件名称。原是须弥座上枭与下枭之间的部分,在家具上指面框和牙条之间缩进的部。束腰是我国传统家具造型的典型式样之一。是以双手仰放下腹前,右手置于左手上,两拇指的指端相接。这一手印表示禅思,使内心安定之意。又作夹侍、挟侍、胁立。指侍立于本尊两侧的侍圣。胁侍常见的有菩萨、罗汉、弟子等。

菩提萨埵之略称,为十界之一。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密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

用来缠绕身体的长幅织品。披帛缠绕方法不同,有时对鉴别时代特点有一定的帮助。塔顶相轮上的圆盘形冠饰,多用金属制作。

真如,也译为“本无”、“如”、“如如”。佛教名词。意为事物的真实状况,真实性质,为绝对不变的"永恒真理"或本体。由于各个宗派的主张不同,对真如的解释也有一定的差异。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凸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红色,因而又称为朱文。

玄奘(约600-664年),俗名陈袆,洛阳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唐代著名的高僧、旅行家、学者、翻译家。他不畏艰难险阻,西行印度求法取经,归国后又全力投入佛教典籍的翻译事业。他的毕生活动对我国和亚洲许多国家的宗教界和学术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代君主,627至649年在位,在位期间国力强盛。

隋代建立,在京兆郡大兴县御肃乡,初唐时仍存在,许多善业泥均印有至相寺之名。上生是专指弥勒菩萨而言。据佛经记载,弥勒为释迦牟尼弟子,修得菩萨行,生入兜率天。其装束多为菩萨装,表现的是弥勒以菩萨的身份身居兜率天上。主要经典为南朝宋沮渠京声译《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梵文Tusita的音译,也译成“兜率陀”,六欲天之一。此天有内、外两院,内院是弥勒居住的净土,普通信众若信仰弥勒,称诵其名号,死后便可往生(即上生)此天。

文章标签: 菩萨 佛像 弥勒

猜你喜欢

多宝塔善业泥
青石十二生肖——兔
三彩胡人俑3
陶黄釉彩绘男俑
铜鎏金卢舍那法界佛像
陶彩绘持钹女俑
陶文吏俑
陶彩绘女舞俑2
陶天王俑
陶彩绘女俑5
陶戏弄俑
陶彩绘女俑8
陶彩绘女俑6
陶彩绘女俑2
陶彩绘持腰鼓女俑
陶骆驼2
思惟菩萨铜像
陶彩绘舞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