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宝塔善业泥,唐,高11.2厘米,宽9.7厘米。

造像方形,正面中间为佛塔,塔分三层,底层释迦、多宝并坐,上两层各一坐佛。塔左右有佛、菩萨等,背后印铭为:“大堂国永徽年五月至相寺比丘法律为师僧父母造多宝佛一部供奉及法界众生铭记。”“堂”字当为“唐”的同音假借俗写字。

唐代佛像呈多样化趋势,“善业泥”是其一种。并有多宝塔、佛说法等题材。这类造像无需花费大量资财,却一样能达到佛家所宣称的敬佛供养的“善业”,自然深受时人、特别是一般平民百姓的欢迎,于是制造善业泥,便成了善男信女们的自然选择。多宝塔,《法华经·宝塔品》说:东方宝净(国)中有佛号多宝,时誓愿若我成佛,灭度之后,有说《法华经》处,我之塔庙,为听是经故,涌现其前作证明,释迦牟尼世尊所说《妙法莲华经》皆是真实。“尔时多宝佛于塔中分半座与释迦牟尼”。多宝塔善业泥即据是经所作。善业泥,亦称善业佛、脱佛、脱塔,是用泥、木、金属等模具压印泥团制成的一种小型佛像,其俗源自古代印度,魏晋南北朝时期传入我国北方地区,唐朝时臻至鼎盛。又作造象。古时为生人、亡人或己身祈福,多于僧寺或崖壁间镌石成佛像,亦有以金属铸造佛像者。所造佛像称之为造像。

即释迦佛与多宝佛的并称。据《法华经》卷四《宝塔品》载,释迦佛在灵鹫山说法华经时,由地中踊出宝塔,多宝佛于塔中出大音声,证明释迦佛所说真实不虚,并分半座于释迦佛。在我国随同法华信仰之盛行,诸寺多造立多宝塔,安置二佛,释迦佛坐右,多宝佛坐左。

菩提萨埵之略称,为十界之一。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密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

隋代建立,在京兆郡大兴县御肃乡,初唐时仍存在,许多善业泥均印有至相寺之名。指意识所缘对象之所有事物。为十八界之一。据《俱舍论》卷一载,受、想、行三蕴与无表色、无为法、称为法界;于十二年中,则称为法处。然十八界中其他十七界也称为法,故广义泛指有为、无为之一切诸法,也称为法界。

说法即宣说佛法,以化导利益众生。与说教、说经、演说、劝化、唱导等同义。

文章标签: 宝塔 众生 佛像

猜你喜欢

陶彩绘女俑5
弥姐训造观音像
陶黄釉彩绘男俑2
陶彩绘天王俑
三彩胡人俑4
多宝塔善业佛
陶彩绘舞马2
陶彩绘天王俑2
陶卧羊
三彩文吏俑
三彩胡人骑驼俑
陶彩绘胡人俑2
陶彩绘女舞俑2
三彩马2
青龙纹砖
陶彩绘胡人俑3
陶驯马郎俑
陶彩绘骑马俑
0.1059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