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得堂诗》轴,清乾隆,弘历书,纸本,行书,纵189.1厘米,横79.5厘米。释文:一例今年咏喜晴,莫非方寸为农情。较于去岁斯为早,无奈夏时每至盈。亦既收场麰与麦,可知过隙迈而征。筹之蒇矣邀天眷,敢避书堂戒得名。署款:“癸丑季夏叠去岁韵御题。”款下钤:“八徵耄念之宝”、“自强不息”印。引首印为:“宝笈三编”、“石渠宝笈所藏”。本幅正中上方有“太上皇帝之宝”印。此书为乾隆皇帝书七言律诗一首,据署款“癸丑”可知书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其时乾隆皇帝83岁。诗意是说这年夏季气候较好,适宜麦子生长,且收成也比往年好,这要感谢老天爷给人们带来的福分。乾隆的御制诗很多,这首诗是他“叠去岁”(即壬子年,1792年)所作诗的韵律又再作一首并自书之。由于看到丰收的景象,乾隆帝的心情格外好,所以挥毫书写笔法十分流畅,从墨迹上完全看不出是83岁高龄之人所书,用笔圆劲纯厚,结体娴熟疏朗,与其早年自然流畅的书法风貌相仿。青玉质,交龙纽。乾隆帝宝玺。此玺刻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八十圣寿之时,为刻制此玺,乾隆帝曾作《八徵耄念之宝记》。中国书画手卷的专业术语。指在本幅前面所留的空白纸方,一般用以题写书画名称或高度概括的品评,多为四字,与画心之间有隔水分开。因开卷时首先见其,故称“引首”,最早在明初出现。中国书画著录书,共有三编,由乾隆皇帝命令大臣编纂,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共四十四卷;二编成书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共四十册;三编成书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共二十八函。书中收录的均为清朝宫廷所藏之书画作品。

西汉高祖四年(前200年),萧何在未央宫正殿北(今西安市未央区柯家寨村西)建造国家藏书机构,以收藏入关所得秦之律令、图籍。其下砌石为渠以导水,如同宫外之御沟,因称“石渠阁”。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诏太子太傅萧望之,诸儒韦玄成、施雠、梁丘临、戴圣、刘向等于阁内讲五经异同,增立博士。至成帝时藏秘书于此。此后,“石渠”便成为皇家秘储的泛称。全称太上皇帝,即皇帝之上的皇帝,一般由在位皇帝的父亲充任,是皇权与父权相妥协的产物。在大多数情况下,做太上皇的人先做皇帝,然后将帝位让给儿子(当然也有例外)。此种让位,古代称为“内禅”,以示与因将帝位让于异姓(实际上是被武力篡夺)从而导致改朝换代的“禅让”不同。“太上皇”一词最早出现于秦代。秦王赢政统一中国后,自号始皇帝,追封其父秦庄襄王异人为太上皇,实际上异人并未当过皇帝。第一个真正的太上皇是后凉太祖吕光,公元399年12月,吕光病重,于是将帝位让给儿子吕绍而自称太上皇。历史上最后一个太上皇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皇帝,他在位60年后,于1796年自愿传位于嘉庆皇帝。二十五宝中共有两方皇帝之宝。

其一,通高9.5cm,印面12.5×12.5cm。青玉质,交龙纽,满文篆书。据乾隆十三年上谕:“青玉皇帝之宝本清字篆文,传自太宗文皇帝时。”则知此宝刻治于皇太极时。当时满文篆书初具雏形,到乾隆十三年创立成熟和规范化的满文篆书,并施之于宝玺,其生发之迹清晰可见。据《交泰殿宝谱》,此宝作“以布诏赦”之用。

其二,通高16.6cm,印面15.5×15.5cm。栴檀木质,盘龙纽。据《交泰殿宝谱》,此宝为作“以肃法驾”之用。但从清代档案考察,在二十五宝中,此宝的使用频率最高,钤用范围极广,其他诸宝实无以相比。

文章标签: 乾隆 皇帝 乾隆皇帝 太上皇

猜你喜欢

开泰说并三阳开泰图
松树图
缂丝乾隆御制诗花卉册
绸绣蔬果挂屏芯
鸡雏待饲图
缂丝乾隆御制诗鹭立芦汀图
缂丝仙山楼阁图
缂丝乾隆御制诗花卉册(8开)
平定台湾战图
金刚经
徐作肃行草五律扇页
陈奕禧行书七绝诗轴
钱坫篆书轴
手札绢本
缂丝乾隆御临王羲之袁生帖卷
刘墉行书诗轴
蒋廷锡行书五言联
普荷草书诗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