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体:

行书

色彩:

装裱形式:

册(经折装)

创作时间:

清圣祖康熙五十二年(1713)

文字类型:

汉文

质地:

本幅纸

释文:

雄兮徘徊。子与午寅。申阴阳祖兮。出入复终始。循斗而招摇兮。执衡定元纪。升熬于甑山兮。炎火张设下。白虎倡导前兮。苍液和于后。朱雀翱翔戏兮。飞扬色五彩。遭遇纲罗施兮。压之不得举。漏刻未过半兮。龙鳞狎猎起。五色象炫耀兮。变化无常主。潏潏鼎沸驰兮。暴湧不休止。浃遝重垒累兮。犬牙相错。距形如仲冬冰兮。阑干吐锺乳。崔嵬而杂厕兮。交积相支柱。阴阳得其配兮。淡泊自相守。青龙处房六兮。春华震东卯。白虎在卯七兮。秋芒兑西酉。朱雀在张二兮。正阳离南午。三者俱来朝兮。家属为亲侣。本之但二物兮。末乃为三五。三五并危一兮。都集归一。所治之如上科兮。日数亦取甫。先白而后黄兮。赤色达表里。名曰第一鼎兮。食如大黍米。自然之所为兮。非有邪伪。道山泽气相蒸兮。兴云而为雨。泥竭遂成尘兮。火灭化为土。若蘗染为黄兮。似蓝成绿。组皮革煮成胶兮。曲蘗化为酒。同类易施功兮。非种难为巧。惟斯之妙术兮。审谛不诳语。传于亿代后兮。昭然而可考。焕若星经汉兮。昞如水宗海。思之务令熟兮。反复视上下。千周灿彬彬兮。万遍将可睹。神明或告人兮。心灵忽自悟。探端索其绪兮。必得其门户。天道无适莫兮。常传与贤者。三相类下。圆三五寸一分。口四八两寸。唇长尺二。厚薄均。腹齐正。坐垂温。阴在上。阳下。奔首尾。武中间。文始七十。终三旬二百六。善调均。阴火白黄。芽铅两七。聚辅翼人。赡理脑定。升玄子处。中得安存。得来去游。不出门。渐成大。情性纯。却归一。还本根。善爱敬。如君臣。至一周。甚辛勤。密防护。莫迷昏。途路远。复幽玄。若达此。会乾坤。刀圭霑。净魄魂。得长生。居仙村。乐道者。寻其根。审五行。定铢分。谛思之。不须论。深藏守莫传文。御白鹤。驾龙鳞。游太虚。谒仙君。录天图兮。号真人。后叙。淳于叔通识参同契者。敷陈梗概。不能纯一。泛滥而说。纤微末备。阔略髣髴。今更撰录。补塞遗脱。润色幽深。钩援相逮。旨意等齐。所趋不悖。故复作命三相类。大易情性。各如其度。黄老用究。较而可御。炉火之事。真有所据。三道由一。俱出径路。枝茎花叶。果实垂布。正在根株。不失其素。诚心所言。审而不误。至大二年岁在己酉中秋后一日。吴兴赵孟頫书。康熙癸巳(西元一七一三年)六月下澣。松斋汪士鋐临。

印记资料:

收传印记:銁千墨缘
收传印记:銁千汲古

题跋资料: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汪士鋐;题跋位置:本幅;款识:同学弟退谷汪士鋐识;书体:行楷书;全文:天山兄经纶满腹。有慕乎赤松之游。而所居又在道士庄。异时持竿独钓。其风流与贺监相颉颃也。同学弟退谷汪士鋐识。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翁同龢边幅瓶生记;书体:行楷书;全文:丁亥十一月。得见退谷先生所书参同契数叶。乃就直庐南牕。用官库油纸摹之。瓶生记。

主题:

技法:

参考资料:

收藏着录: 谭伯羽谭季甫先生昆仲捐赠文物目录,页211、381-385
文章标签: 退谷 书体 情性 康熙 朱雀 白虎 题跋 先生 汪士鋐 同学 全文 楷书

猜你喜欢

汪士鋐行书访颜鲁公八关碑近作轴
汪士鋐行书东坡评语轴
楷书药师 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二册
汪士鋐 书法
清汪士鋐行草书五言联 轴
清汪士鋐行书诗轴
北宋越窑青瓷花蒂纹粉盒
清汪士鋐送顾侠君诗卷
吴熙载篆书临完白山人书轴
书法对联
玄烨行书除夕书怀轴
常福钩填戏鸿堂刻柳公权兰亭诗卷
弘历 泥金四得续论纸本
咏落花七律十五章
何绍基隶书七言联
包世臣草书录书谱轴
弘历 临三希帖 纸本
何绍基行书七言联
0.54693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