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梨紫檀包袱盒清乾隆这件包袱盒形体周正,设子母口,可上下开合。底座的使用,既可以增加陈设的稳定性,也显出古人对这件器物的重视。在材质的使用上比较特殊,为黄花梨与紫檀的巧妙结合之物。工匠需先以紫檀木板做成包袱盒的框架,利用减地工艺,使边角的八个位置低于平面,而后在减地处贴黄花梨木板。可称之为“贴皮”工艺的创新利用。此件包袱盒采用贴皮并非为惜料,而是追求不同木材的色彩对比。古人很早就明白紫檀的性能,如果打磨的好,能发出丝绸般的光泽。所以这件包袱盒好似在一件黄花梨盒子上用黑色丝绸包裹之效果,对比鲜明,故称“包袱盒”。如此做法,可谓匠心独运,充分显示古人之智慧。  
文章标签: 包袱 黄花梨 古人 丝绸 使用 紫檀 工艺

猜你喜欢

蒙古象棋
益智穿线板
玛瑙子硬木小算盘
画珐琅开光鼻烟壶
玛瑙葫芦式烟壶
栽绒黄地莲枝花海水纹边地毯
钢笔
红玛瑙光素鼻烟壶
小银累丝桌椅
紫檀柄青玉竹林七贤三镶如意
六味地黄丸
药具
空竹
紫檀柄青玉镂雕芦雁三镶如意
布老虎2
白套红玻璃鼻烟壶
木制人
翻顶机械人
0.20517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