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装饰技法之一。以刻有花纹的印模在成型后半干的坯体上压印,使花纹印到坯体上,施釉烧成后,胎上的印纹在釉层的掩映下若隐若现,称“模印”。
陶瓷工艺传统装饰技法之一。亦称“贴花”或“印贴花”。其做法是用印模翻出纹样,贴于坯面后施釉烧成。汉晋陶瓷器上贴有铺首、人面、鸟兽等。唐代湖南长沙窑、河南巩县窑大量使用此法。前者为青釉褐斑贴印花卉、人物、禽兽、双鱼、园景、葡萄、龙鱼等,多贴在罐、壶等器上;后者贴花多与三彩釉相配,饰于罐、瓶、壶等器上的各种团花,愈增添了三彩器的富丽。一种以铁为主要呈色剂的彩料。始见于西晋后期,东晋到南朝早期曾普遍使用,而在隋唐白瓷上运用效果尤佳。
即指成熟的青瓷器。因釉料中含有一定的铁元素,经高温烧制后,呈青绿色或青黄色,所以称为青瓷。成熟青瓷烧成于东汉时期,浙江是我国青瓷的发源地。东汉晚期窑址出土的青瓷。质地致密,透光性好,吸水率低,系用1260℃—1310℃高温烧成;器表通体施釉,胎釉结合牢固;釉层透明,莹润光泽,清流淡雅,秀丽美欢。这说明东汉时期的青瓷,已经具备了成熟瓷器的各种条件。从东汉起,历经六朝,唐宋以至明清各个时期,青瓷始终盛烧不衰。并涌现出各个朝代的名品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