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赖喇嘛源流——益希沃唐卡,18世纪,西藏,布本设色,通长143厘米,宽73厘米,画心纵73厘米,横45厘米。清宫旧藏。益希沃(11世纪),俗名松艾,原为香雄(今阿里古格地区)王的长子,他放弃王位出家,改名为益希沃(智慧光),相传他为延请印度高僧阿底峡入藏传法筹集资金,被外族所俘,最后以身殉法。益希沃头戴宝冠,身着俗装,右脚踏莲花,右舒式坐于菩提树下的宝座上,左上角为其上师阿底峡,右上角为修行本尊空行母,右下角是六臂白勇保护法。画背面有白绫签汉满蒙藏四体文题记,汉文为:“乾隆二十六年三月初六日钦命章嘉胡土克图认看番画像达赖喇嘛源流一轴。左一。”亦称布画,是西藏特有的艺术作品。可以彩画、刺绣、堆绫等多种艺术手法创作。彩画作品使用矿、植物颜料,调以动物胶、牛胆汁等,以保持色泽鲜艳,久不褪色。作品四周镶以锦边,上下贯以木轴,以便于悬挂供奉和宣讲。题材有佛、菩萨、佛母、护法金刚、高僧、祖师传记等,现代作品也有反映民间风俗者。其形式一般为方形,尺寸小至一尺,大至一丈或几丈见方。是书画装潢中对书法或绘画作品原件的称呼。菩提树本名毕钵罗树,旧译为“阿沛多罗树”、“贝多树”。属桑科,常绿乔木,原产于古印度。其叶呈心形,末端尖长,花隐于花托中,树子可作念珠。佛教未兴前,其默默无闻。相传释迦牟尼在此树下悟道成佛,遂被尊称为菩提树,成为佛门圣物。菩提为巴利语的音译,是觉悟之意。梵文Bodhi的音译,意译为“觉”、“智”,是指对佛教真理的觉悟,但在具体理解上也有不同,或以觉知“无相”之般若智慧为菩提;或以先天具有的“佛性”为菩提。泛言之,凡是断绝人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为菩提。传统家具中一种体型宽大的坐具,亦称“御座”。明以后,随着皇权制度的强化,宝座成为帝王御用坐具的代名词,象征着帝王的权威。《明史》载,明神宗时,宦官冯保窃权,“帝御殿,保辄侍侧”。当时的吏部都给事中雒遵进言:“保一侍从之仆,乃敢立天子宝座,文武群工拜天子耶,抑拜见中官耶?”将宦官立于宝座之侧视为亵渎皇权的大不敬行为。

宝座大多摆放在宫廷正殿明间的中心或显要位置,单独陈设,极少成对。在宝座的背后还要放置一个较大的座屏,两边放置甪端、香筒、仙鹤、蜡钎等器物,格外尊贵、庄严。皇帝端坐在宝座之上,俯视群臣,“君临天下”,充分体现出帝王的权威,以达到“明制度,示等威”的目的。章嘉是清代黄教(藏传佛教格鲁派)四大活佛之一,余为达赖、班禅、哲布尊丹巴。清朝封授藏传佛教中大喇嘛、活佛的封号,是藏语“朱必古”的蒙语音译,意为“化身”,其地位崇高。

文章标签: 宝座 作品

猜你喜欢

狮皮手持金刚菩萨唐卡
诸佛菩萨圣像唐卡
天王与罗汉唐卡
上乐王佛唐卡1
无量寿佛极乐世界唐卡
金刚萨埵唐卡
伐那婆斯尊者唐卡
达赖喇嘛源流——静息观音唐卡
秘密佛唐卡2
上乐王佛唐卡4
阿氐多等四尊者唐卡
千臂观世音菩萨唐卡
时轮王佛唐卡
调服部多手持金刚菩萨唐卡
喜金刚唐卡
秘密佛唐卡
哈罗哈罗观世音菩萨唐卡
秘密佛——密集瞋恚金刚唐卡
0.26767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