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佛唐卡,18世纪,西藏,布本,设色,通高138厘米,宽82厘米,画心纵68厘米,横46厘米。清宫旧藏。此尊的藏文名称为“坛城大海胜初佛密集不动金刚”,清宫一般称为秘密佛。密集通常被视为金刚乘教法之根本,密集金刚所持的法物代表了一尊统摄五部的理念:铃杵是东方金刚部之表征;摩尼是南方宝部的象征;莲花代表西方莲花部;宝剑指北方业部;法轮象征中央佛部。画中密集不动金刚蓝色双身,拥抱明妃,结跏趺坐于莲台上,莲台下承三层基座,杂宝供养散陈座前。天界中绘大持金刚,开山宗祖龙树与因陀罗菩提王列其左右;下界中画财神布禄金刚双身,左为威力自在婆罗门尊者,右为欲界自在退敌咒语吉祥天女。此唐卡的绘画汉风浓重,应为藏东画派的作品。唐卡背面附白绫签,其上墨书汉满蒙藏四体文字题记,其中汉文为:“乾隆四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钦命章嘉胡土克图认看供奉利益画像阳体秘密佛……”另有黄条题记:“中,此样一分七轴”。亦称布画,是西藏特有的艺术作品。可以彩画、刺绣、堆绫等多种艺术手法创作。彩画作品使用矿、植物颜料,调以动物胶、牛胆汁等,以保持色泽鲜艳,久不褪色。作品四周镶以锦边,上下贯以木轴,以便于悬挂供奉和宣讲。题材有佛、菩萨、佛母、护法金刚、高僧、祖师传记等,现代作品也有反映民间风俗者。其形式一般为方形,尺寸小至一尺,大至一丈或几丈见方。是书画装潢中对书法或绘画作品原件的称呼。梵文音译为“曼陀罗”或“曼达”、“满达”。据佛经记载,印度密教修法时,为防止外道“魔众”侵入,在修法处划定界线或修建土坛,并在上面设置诸佛像,表示诸佛聚集或轮圆具足。后来,修法时设置的坛和划定的界线被称为坛城或曼荼罗。坛城以立体或平面的方、圆几何形并塑或绘以神像法器,表现诸神的坛场和宫殿,比喻佛教世界的结构。由于密教修法的内容不同,坛城的设置形式和内容(陈设品)也各不相同,极其复杂。为便于人们修行,后人据其内容以金、石、木、泥(土)等材料和绘画方式分别制成样式不同、大小不一的坛城,以表示不同的佛陀世界,陈设于佛堂,以供观想。雨花阁内3座掐丝珐琅坛城是国内最大的立体坛城,圆形底盘直径3.65m,正中为蓝色正方形供台,高0.7m,每边长1.69m。供台侧面分四色,北红,南白,西黄,东蓝,每面上嵌1个杵头。供台上是正方体宫殿,开四门,每门前装饰华丽的五彩牌坊,殿内供主尊神与侍从神,周围装点幡幢、白辕、飞天等。坛城亦是极为精美的艺术品。藏传佛教密宗无上瑜伽部主尊。
法轮又称梵轮,为佛案之供器。据佛经说,佛初成道时,梵天曾劝请佛转动法轮,并以慈、悲、喜、舍四梵行心(四无量心)宣说大法。此后,佛教中即常以法轮比喻佛法,以法轮转动比喻佛法如轮能碾破众生诸罪恶、佛说法如轮永不停息和佛法圆满无缺。明妃约有二义:一以教理,所谓能破愚闇烦恼故曰明,能生一切之功德故曰妃,即陀罗尼之别称;二指佛或本尊悲智双运之配偶,是智慧之象征,亦可称佛母,通常在与本尊一同出现时称明妃,以侧重其主尊之法侣的神格身分。藏传佛教中如五方佛大日如来之明妃金刚界佛母、阿閦佛之明妃佛眼佛母、宝生佛之明妃无我佛母、无量寿佛之明妃白衣佛母、不空成就佛之明妃救度佛母等较为常见。又称全跏坐,正跏坐,是各种佛像中最常见的一种坐法。结砌趺坐的姿式是以左右两脚的脚背置于左右两股上,足心朝天。佛教认为这种坐法最安稳,不容易疲劳,且身端心正。相传释迎牟尼在菩提树下进入禅思,修悟正道,采用的就是这种坐姿。也称之为台座、台子、座基、底座,通常是指垫衬在佛座下面的方(长)形石台。大持金刚被尊为显密八宗之祖。据说他是佛说密法的主要受听者和集结者,由此密法才得以传播于人间。有学者指出是在主尊旁刻有盘龙的树,也有人认为龙树思惟是思惟像的一种称呼。梵文Bodhi的音译,意译为“觉”、“智”,是指对佛教真理的觉悟,但在具体理解上也有不同,或以觉知“无相”之般若智慧为菩提;或以先天具有的“佛性”为菩提。泛言之,凡是断绝人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为菩提。咒语是佛教密宗的真言,译自梵语的“mantra”,汉文音译成“漫怛攞”或“曼陀罗”,又称“咒”、“神咒”、“密语”、“明咒”、“咒陀罗尼”等,意为真实不妄的言辞,为佛典翻译中“五不翻译之一”,约分“长咒”、“短咒”、“咒心(或明)”、“种子字”等四种。密宗经典中更多地宣扬真言咒语的神力,谓其为佛菩萨所密授,在加持、诵读时可获得菩萨慈悲法力的加持,获得功德。章嘉是清代黄教(藏传佛教格鲁派)四大活佛之一,余为达赖、班禅、哲布尊丹巴。清朝封授藏传佛教中大喇嘛、活佛的封号,是藏语“朱必古”的蒙语音译,意为“化身”,其地位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