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宫醴泉铭》,白纸镶边剪裱本,共26开,每半开纵20.9厘米,横13.9厘米。唐碑,魏徵撰,欧阳询书,碑额篆书,碑文楷书,24行,行50字。碑高2.44m,宽1.18m。贞观六年(632年)六月立于麟游(今在陕西宝鸡东北)九成宫。今石尚存,但经剜凿,损泐过多,已非原貌。故宫藏北宋拓本为高士奇、赵怀王所藏明驸马李祺本,碑文第三行“云霞蔽虧”的“蔽虧”二字完好(见第五开),“长廊四起”的“四”字完好(见第四开),为现存善本之最。九成宫是隋、唐帝王避暑的行宫,隋称仁寿宫,贞观中改称九成宫,永徽间又更名万年宫。碑载:贞观七年四月唐太宗到此,“曆覽台觀,閑步西城之陰,躊躇高閣之下,俯察厥土,微覺有潤,因而以杖導之,有泉隨而湧出。乃承以石檻,引爲一渠,其清若鏡,味甘如醴。”说明了醴泉的由来。铭末曰:“黃屋非貴,天下爲憂。人玩其華,我取其實。還淳反本,代文以質。居高思墜,持滿戒溢。”颂中有劝,是魏徵对太宗的谏语。《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晚年所写,浑厚沉劲,意态饱满。写撇、捺常用圆笔,显得圆融流畅。写弯钩用转法,曲圆较长,适成全字有力的支撑。这些表现了溶隶于楷的特点,正如郭尚先所评:“《醴泉铭》高华浑补,体方笔圆,此汉之分隶、魏晋之楷合并酝酿而成者。”因此千余年来,此碑成为人们临习楷书的范本。宋欧阳修《集古录》、洪适《隶释》,清阮元《汉延熹西岳华山庙碑考》,朱文钧《欧斋石墨题跋》,张彦生《善本碑帖录》,马子云、施安昌《碑帖鉴定》等书著录。九成宫是唐代的著名宫殿,在今陕西麟游县西。本为隋代仁寿宫,唐太宗贞观五年(631年)重修,为皇家避暑之所,因山有九重而改名为九成宫,现遗址已不存。欧阳询(557—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他经历陈、隋、唐三朝,贞观间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欧阳询博览古今,书则八体尽能,尤工正、行二体,学王羲之、王献之,吸收汉隶和魏晋以来楷法,笔力险劲刻厉,意态精密俊逸,法度森严,世称“欧体”,于后世影响深远。他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家”。唐人张怀瓘评之曰:“真行之书出于大令,别成一体,森森焉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永,润色寡于虞世南。”(《书断》)有《虞恭公碑》、《化度寺邕禅师塔铭》、《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诸名碑传世。

高士奇(1645—1704年),字澹人,清代康熙时期儒臣。钱塘人氏,自幼好学能文,工于书法。因大学士明珠推荐,入内廷供奉。康熙十七年(1678年)始,代为书写密谕并纂辑讲章、诗文,深得康熙皇帝赏识。十九年(1680年)授为额外翰林院侍讲,升侍读,累至少詹士。二十八年(1689年)从康熙皇帝南巡,至其家西溪山庄,御赐“竹窗”榜额。后受弹劾退休回籍。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复召来京修书,值南书房,官至礼部侍郎。四十二年(1703年)卒于家,谥文恪。康熙皇帝曾对其评价道:“士奇无战功,而朕待之厚,以其使朕学问增大也。”
古代京城以外供皇帝出行时居住的宫室。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代君主,627至649年在位,在位期间国力强盛。

郭尚先(1784-1832年),字元闻,又字兰石,福建莆田人。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进士。官大理寺卿、礼部侍郎。工书擅画,精鉴别。他推崇颜真卿书法,认为“学书不过鲁公一关,终身门外汉”,故从颜书入手,深得其法,致使书名盛于清嘉、道间。在京师时,前来索书者“趾楼于户,每作字脱手,辄为人持去,拱璧珍之”。著有《增默庵文集》、《芳坚馆题跋》等。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著名政治家。以文章著称于世,为唐宋古文八家之一。主修《新唐书》和《新五代史》。书法字体新丽,神采秀发,自成一家。

阮元(1764—1849年),江苏仪征人,字伯元,号芸台。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善书,精研金石,参与修《石渠宝笈·二编》、《钦定全唐文》等书,有《研经宝集》、《积古斋钟鼎款识》、《浙江金石志》等著述。嘉庆十六年(1813年)阮元编撰《汉延熹西岳华山碑考》四卷。
朱文钧(1882--1937年),字幼平,号翼盦,浙江萧山人。博学经史诗文,曾入同文馆学俄文、英文,后留学牛津大学。1929年,由故宫博物院聘为专门委员,负责鉴定书画碑帖。家藏文物古籍甚富,碑帖多罕见珍秘之本。著作有《欧斋石墨题跋》、《〈左传〉杜注补》等。

猜你喜欢

宋至明器底拓片等共七件
宋拓唐卫景武公李靖碑
宋淳化阁法帖十册
卫歡章草书顿首州民帖
宋拓王允本兰亭序
宋杨从仪墓碑拓片
宋苏汉臣监造姜氏铜炉拓片两件
宋汧阳县龙泉山普济禅院碑
宋拓东汉武梁祠画像石
宋拓唐东方画赞碑
宋拓银锭本淳化阁帖卷第六册
宋拓东汉西岳华山庙碑
淳化阁帖(翻刻贾藏本)
宋陇西字残石
宋寄增梦英大师诗刻拓片
宋拓东汉魏元丕碑
宋拓绛帖
宋钱俶墓志拓片
0.23787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