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拓明益王重刻小兰亭图》卷,锦包首,外签书:“兰亭叙小字本,益王题额,□□藏本之十三卷”。墨纸文字、图绘部分则为淡墨擦拓,外侧则用黑墨精拓,墨色黝黑而无光泽。墨纸纵22.4厘米,横522厘米。引首墨书“兰亭真迹”四个大字。依次刻《兰亭序》一种,仿李公麟《流觞图》并书柳公权兰亭诗,孙绰《兰亭后序》,兰亭考订文字两段并朱有燉跋及明万历三十年明益宣王朱翊鈏跋。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朱有燉在刻大卷《兰亭图》时,又将自己临写的米芾书小字《兰亭序》,并“录诸贤诗兼绘为图”,刻成一小卷《兰亭图》。明万历三十年,明益宣王朱翊鈏及其子又将朱有燉刻小卷《兰亭图》重新摹刻上石。此卷为明益王小《兰亭图》卷,卷中《兰亭流觞图》的整体构图、风格与大卷《兰亭图》基本相同,人物、景致使用浓淡墨双色套拓,层次分明,融绘、刻、拓三种技艺为一体,为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品。图中绘刻了王羲之等人,于暮春之初,同游兰亭,流觞赋诗的盛况。图首,在水榭楼阁之上,一人伏案凝视阁外四只白鹅;其后,在蜿蜒的溪流两岸,四十二人依次列坐,饮酒赋诗;侍仆们则往来奔忙,活跃其间;水面漂浮的酒觞,经过每个人的面前或停、或流,络绎不绝;图尾有一石桥,几名侍仆正在取回顺流而下的酒觞。在四十二人的图画之旁,皆用楷书注姓立名;有诗成者,亦把诗文录之于旁。包在手卷背面开头部分的锦,一端与天杆相连,一端与覆背相连,其靠近天杆处常见贴有狭长的签条。当手卷卷拢时,包首起着保护和装饰手卷的作用。中国书画手卷的专业术语。指在本幅前面所留的空白纸方,一般用以题写书画名称或高度概括的品评,多为四字,与画心之间有隔水分开。因开卷时首先见其,故称“引首”,最早在明初出现。东晋永和九年(353年)春三月三日,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集会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山阴兰亭,修祓禊之礼。王羲之书《兰亭序》,用蚕茧纸,使鼠须笔,凡28行324字,书法藻丽多姿,精美绝伦,历代为楷模。
李公麟(1049—1106年),字伯时,号龙眠居士,舒城(今属安徽省)人。北宋著名画家。神宗熙宁中进士,官至朝奉郎。好古博学,喜藏钟鼎古器及书画。擅画人物、佛道像,尤精鞍马,更以白描画法独步当世,被评者推为宋画第一。

柳公权(778—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宪宗元和初年进士。曾任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历中书舍人、谏议大夫、太子宾客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工书,尤以楷书精绝。师颜真卿、欧阳询而能参化其神理,自成一局,世有“颜筋柳骨”之称。穆宗尝问其用笔法,答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语意双关,既论写字,又行笔谏。当时公卿士臣碑版若不得公权手笔,人以为不孝。外夷入贡,另备资材,专求柳书。传世书迹颇多,楷书以《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最具特色。孙绰(320—377年),字兴公,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南)人,后迁居会稽(今浙江绍兴),是东晋士族中很有影响的名士。征西将军庾亮请为参军,补章安令,征拜太学博士,迁尚书郎。王羲之引为右军长史,转永嘉太守,迁散骑常侍,领著作郎。后为廷尉卿,领著作。其善书博学,放旷山水,是参加王羲之兰亭修禊的诗人和书法家。唐张怀瓘《书估》列其书为第四等,与羊欣、孔琳之等同列。《晋书》卷五十六有传。米芾(1051—1107年),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山西太原,后迁襄阳(今湖北襄樊),晚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曾任地方官,宋徽宗时任书画学博士,擢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精书画,绘画擅长水墨山水,作泼墨云山,自云:“信笔作之,多烟云掩映,树石不取细意,似便已。”(米芾《画史》)创“米家山”。他善用墨法,董其昌评:“老米画难于浑厚,但用淡墨、浓墨、泼墨、积墨、焦墨,尽得之矣。”(《容台别集》)所创“米点山水”意过于形,极富笔墨情趣,使山水之格为之一变。

书法初宗二王、颜真卿,后博采众长,自成一家。用笔变化多端,有“八面出锋”之誉,结体欹侧多姿,具真率自然之趣,为宋代“尚意”书风的代表书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并称“北宋四大家”。

王羲之(303—361年),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人,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出身名门,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又称“王右军”。他早年以卫夫人(铄)为师,后来草书学张芝,正书则取法钟繇,自出机杼,推陈出新,创出妍美流变的书体,取代了以往古拙质朴的书风,自成一家。评者谓其草书浓纤折衷,真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媚劲健,千变万化,而体势自然。对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具有继往开来的巨大贡献,对日本书法界也有深刻影响.有“书圣”之誉。所书《兰亭序》尤脍炙人口,被称为天下行书第一。传世唐代摹本有《兰亭序》、《快雪时晴帖》、《丧乱帖》、《上虞帖》等,刻本有《乐毅论》、《十七帖》以及唐僧怀仁集王书的《圣教序》等。

文章标签: 兰亭 王羲之

猜你喜欢

明拓《戏鸿堂帖》柳公权兰亭诗
明企公寿塔铭记拓片
卢正道碑
郭公庙碑
明拓东汉礼器碑
明拓东汉乙瑛碑
明拓宝鸭斋兰亭之智永草书本
曹娥碑
太清楼帖
张琮碑
代国长公主碑
唐俭碑
明拓东汉景君碑
同州圣教序
景君碑
明拓唐契苾明碑
明拓明益王重刻大兰亭图卷
明拓三国孔羡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