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红海兽图圆盒,高6厘米,口径15厘米。盒由完全相同的两部分合成。盒外朱漆雕落花流水,几只海兽戏于滚滚波涛之中,刻划生动。盒内髹黑光漆,盖内正中有刀刻填金楷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此盒雕工精细纯熟,波纹如丝,一刀剔下,不见败痕,表现出乾隆时期雕漆工艺的一种崭新风貌。这种风格的形成有两种原因,一是受明晚期嘉靖、万历雕漆犀利深峻、刀不藏锋之风格的影响,二是此时的雕漆使用了“牙作”匠人。据档案记载,乾隆初年,造办处“漆作”尚无雕刻匠人,故皇帝命在造办处“牙作”当差的南方刻竹名匠从事雕漆制作,如乾隆“三年十月十四日,传旨:‘雕漆盒若漆得时,交牙匠雕刻。’”。这种以刻竹技法雕刻的漆器,自然把南方刻竹那种奇峭清新、精致细密的风格带到雕漆中来,使乾隆时期的雕漆呈现出刀锋犀利深峻,棱线精密有力的锋棱之美。如此件海兽图圆盒,雕刻之精几乎无懈可击。据清宫造办处档案记载,此盒制作共耗时一年半之久,足见此件雕漆作品耗工费时之巨。雕漆品种之一,又名“雕红漆”或“红雕漆”。此技法成熟于宋元时期,发展于明清两代。明黄成《髹饰录·坤集·雕镂第十·剔红》中写道:“剔红,即雕红漆也。……宋元之制,藏锋清楚,隐起圆滑,纤细精致。”其法常以木灰、金属为胎,在胎骨上层层髹红漆,少则八九十层,多达一二百层,至相当的厚度,待半干时描上画稿,然后再雕刻花纹。一般以锦纹为地,花纹隐起,华美富丽。根据漆色的不同,有剔红、剔黄、剔绿、剔黑、剔彩、剔犀之分,其中以剔红器最多见。纹饰中的“海兽”虽然姿态各异,但均为头部大而圆的动物形象。据考证,海兽其实就是古代的狮子,古人称“狻猊”。《尔雅·释兽》:“狻猊如彪猫,食虎豹。”郭璞注:“即狮子也,出西域。”西汉武帝时期,张骞通西域后,将狮子等珍贵动物相继引进中国内地,并广设兽圈,供贵族享乐。唐镜图案中的狮子形象由于画域狭小不能细腻地描绘,便采用了粗略的浮雕手法,突出狮子的特点,夸张头部,造型生动。

纹饰中的狮子形象,古籍中在其名前冠以“海”字,其意义并非说它们是海中所产之物,这里的“海”字表达我国古代的一种地域观念,因为这些动物不是本国所有,而是传自西域,故在名称前加“海”字。雕镂之工。

髹漆工艺之一,亦称刻漆。其工艺技法是在胎体上层层髹漆,少则几十层,多则百层以上,然后在漆上雕刻花纹。其胎以木质居多,漆色有红、黄、绿、酱等。
即不藏刀锋。雕刻花纹后不磨光,留有刀刻痕迹,纹理显露棱角。

文章标签: 狮子 乾隆 时期 雕刻 花纹 红漆 动物 形象 西域 技法

猜你喜欢

剔红团花书函式匣
剔红山水人物流觞图扁圆盒
清晚期剔彩开光道教人物图漆盒
款彩寿庆人物六曲漆屏风
清乾隆款黄漆描金彩绘勾莲佛日常明盘
脱胎朱漆菊瓣式盖碗
“卢葵生造”百宝嵌雄鸡图长方形漆砂砚盒
日本描金山水朱漆盘
朱漆涂金簠
填漆戗金凤纹莲瓣式捧盒
剔红花卉诗句图笔筒
黑漆描金嵌染牙妆奁
康熙耕织图委角方形螺钿漆盘
漆茶碗_Lacquer Tea Bowl 134
黑漆描金藤萝纹圆盘
戗金彩漆万福凤盘
黑漆嵌螺钿加金片婴戏图箱
褐漆描金彩绘花鸟圆形提梁盒
0.13193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