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胎漆香色地五彩描金西番莲纹佛日常明圆盘,清乾隆,口径16.2厘米,高3.3厘米。盘敞口,鼓腹,平底,矮圈足。通体先髹一层素黑漆,之后,盘内壁髹香色漆,外壁以香色漆为地,采用彩漆描金技法装饰篆书“佛日常明”四字,以西番莲花间隔。外底双方框内有“乾隆年制”楷书描金款。此盘色彩艳丽,描金漆闪耀夺目,脱胎轻巧,散发出浓厚的宫廷气息。据乾隆朝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脱胎漆佛日常明圆盘仅于乾隆元年十二月下令制作过一次。由造办处制作木样后发往苏州,命令织造海保照样成做一千件,在慈宁宫花园、佛堂等处使用。乾隆二年八月做得送京。彩瓷品种之一。“五彩”意为多彩,且一般来说,其中必含红彩。在已高温烧成的白瓷或已绘局部图案的青花瓷上以红、绿、黄、紫、黑、蓝等彩描绘图案纹饰,再经彩炉低温烧成。再配以其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按生产工艺之不同,通常人们将五彩分为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大类。
五彩是在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宣德时已有五彩,但明代釉上彩以红、绿、黄三色为多,嘉靖、万历时期的官窑釉上彩瓷,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相结合,称青花五彩。清康熙朝发明了釉上蓝彩、金彩和光亮如漆的黑彩,使釉上五彩成为彩瓷的主流。自雍正朝始,粉彩盛行,五彩只作为仿古瓷少量生产。五彩烧成温度略高于粉彩,不如粉彩般有柔软感,故又称“硬彩”或“古彩”。
瓷器装饰手法之一。其工艺是以毛笔蘸调和好的金粉,在烧好的瓷器上描绘图案花纹,然后入炉经低温烘烧而成。描金创烧于北宋定窑,南宋人周密《志雅堂杂钞》记载:“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调金描绘,然后再入窑烧,永不复脱。”用大蒜汁调和金粉是利用其天然的粘性。明清的景德镇御窑厂亦常用描金装饰颜色釉瓷器,如著名的宣德鲜红釉描金器、弘治黄釉描金器、乾隆窑变釉描金器等。

中国传统纹饰。从花形上看,除了莲花特征,还有牡丹花的特征,花瓣多层次地排列,使图案具有雍容华丽的美感。这种图案又被称为宝相花,在中国古代工艺品和古建筑彩画中常见。一种中国传统纹饰,风格受西方的影响,但花、叶极似中国的牡丹花。一器之上兼用描金与描彩的做法。即在光素的漆地上,用各种色漆画出花纹,再以金描出花纹的筋脉及轮廓,使花纹光彩夺目。即在漆地上加描金花纹的作法,于黑漆地上最常见,其次是朱漆地、紫漆地,此盒为朱漆描金。

家具上常用的金漆为《髹饰录》所谓的“罩金漆”,其工艺为在木胎漆地上贴饰金箔,上面再罩透明漆。官名。明清江南织造官署的主官。掌理织作“上用”和“官用”绸缎布匹事务。明代由提督太监出任。清代选派内务府司官担任,称织造监督。驻江宁(今南京)、苏州、杭州等三处,每处一人。统属于内务府总管大臣,由缎库郎中具体负责考察评定。织造在驻地以钦差官身份出现,与地方最高长官平行;并且充当“圣上”的耳目,密报所在地方官声民情,往往由皇帝亲信出任。

文章标签: 描金 乾隆 图案

猜你喜欢

剔彩山水人物琮式盒
黄杨木素身笔筒
脱胎朱漆菊瓣式盘
康熙耕织图委角方形螺钿漆盘
朱漆涂金豆身
乾隆款剔红飞龙宴盒
朱漆涂金豆盖
黑漆嵌螺钿五子夺魁图圆盒
黑漆镶文竹人物纹方笔筒
黑漆嵌螺钿间描金职贡图长方盒
香盒
清晚期剔彩开光道教人物图漆盒
填漆戗金云龙纹葵瓣式盘
清干隆剔红蟠螭纹玦形盒
朱漆涂金簠
乾隆款朱漆菊瓣盒
剔红团花书函式匣
清剔红西厢故事图插屏一对
0.31771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