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虺纹镈,春秋后期,通高108厘米,宽93.5厘米,重13.9kg。

此镈深腔平口,截面为椭圆形。透空蟠虺纹钮,层层相错,华丽且工整。“舞”、“篆”、“隧”等处均饰蟠虺纹,有36个乳丁“枚”。《国语·吴语》:“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韦昭注:“虺小蛇大,是虺属蜥或蛇。”蟠虺纹即象许多小蛇相互缠绕在一起的图案,多作为器上的主体纹饰,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小蛇。《国语》:“申胥谏曰:‘及吾犹可以战也,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

青铜乐器,镈如大钟,与钟的区别主要在底口,镈的底口是平直的,钟的底口是桥形的。

《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整理而成,以鲁国事为主,兼涉列国。《春秋》所述的历史时间跨度为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其文字简单,长不过40多字,短的只有一个字,故后来许多人为之作注,汉代以前主要有《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宋代胡安国的《春秋传》在明清两代影响也很大,成为明及清乾隆以前士子必读之书。即铜镜背面中央的凸起部分,有穿,可系以丝带,便于把持和悬挂。钟的共鸣箱的平顶称为“舞”。指钟身上凸的乳钉的上下间隔部分。

钟之“鼓”中部饰花纹处称为“隧”。钟之“钲”两边突出的乳丁称为“枚”。

文章标签: 春秋

猜你喜欢

大良造鞅镦
兽纹匕
八年相邦建信君铍
莲鹤方壶
蟠螭纹编镈
楚王酓朏簠
铸子叔黑『0032』簠
鲁大司徒『0024』
错金嵌松石带钩
蟠虺纹鉴
有钩矛
有鞘剑
匏形匜
匏形壶
蟠螭纹盉
单孝子鼎
楚王酓璋戈
0.12793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