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蛇饰甗,高44.7厘米,宽33.7厘米,口径28.7×23.2厘米,重12.3kg。甗分体式。甑呈长方斗形,直口附耳,口内无隔,腹高深,上部外侈,下部收敛,平底上有箅孔,甑下有榫圈,是为子口。鬲直口附耳,口内有用来插甑之榫圈的凹形母口,肩四角各饰以盘蛇,蛇上颈昂起,双眼凸于头顶处,鬲鼓腹,饰四球,分裆线连于腰际,足为蹄形。甑腹饰有三层勾连雷纹,耳饰变体重环纹,鬲腹饰蛇纹,四条盘蛇身上饰鳞纹。春秋早期的青铜器基本上沿袭西周晚期的文饰。如重环纹、鳞纹等,都是西周晚期新出现的纹饰,不过从本器耳部纹饰来看,重环纹已开始变形,失去了中间的内环,只剩下外环。勾连雷纹曾一度在商末和周初盛行,春秋时则流行嵌有松石、金、银等物的勾连雷纹。本器所饰勾连雷纹未见镶嵌,尚处于过渡阶段。甗(音研),甗是古代的一种食器,相当于今天使用的蒸锅。甗的腰部有箅子,下面盛水。甗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用来置放被蒸的食物,其下的铜板上有用来通蒸气的十字孔或直线孔,称为箅。

鬲(音力),食器,炊粥器。新石器时代普遍使用陶鬲。青铜鬲最早出现在商代早期,春秋战国时期鬲多以偶数组合与列鼎同墓随葬,起着陪鼎的作用。战国晚期,青铜鬲逐渐消失。

甗的下部世称鬲,用来装蒸锅水,属于甗的一部分。

角是饮酒器,常与爵、觚等组合使用。《礼记·礼器》:“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青铜器中的盘一般为承水器,多与匜、盉配合使用。其用法据《礼记·内则》载:“进盥,少者奉槃(盘),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沃盥,即洗手,以匜或盉浇水于手,盘则用来承接弃水,宴飨前后行之,也称“沃盥之礼”。此盘形体颇大,也可作盛水之用。青铜器中的盘最早出现于商代早期,战国时逐渐消失。

斗栱构件之一。位于坐斗或翘之上,与拱成直角十字相交。昂的后尾做成翘或菊花头,高按二斗口另加昂嘴下斜一斗口,宽为一斗口。由近似“丁”字形的线条互相勾连组成。此种纹饰盛行于晚商至周初,战国时再度流行。

古玉器纹饰之一,由略成椭圆的内外环组成,特点是一侧为椭圆,另一侧为直角或锐角纹样。也是青铜器纹饰之一,常以环内套环的形式出现,有时可多达三重环。既可作为铜器上的主体纹饰,也可作为辅助花纹。西周晚期出现。

是以龙蛇体躯上的鳞片排列而组成的纹饰,排列的方式有连续式、重叠式、并列式三种。连续式是完全相同的鳞片,按纵向交错排列,可铺开一个很大的面。重叠式的鳞纹排列方式如鱼鳞相叠,也是纵向形式。这两种鳞纹,都可作为主纹,一般饰在器物的腹部。并列式是以大小相同或大小相间的鳞片横置作带状,也有作二层横列,这类鳞纹旧称重环纹,一般饰在鼎和簋的腹上部。鳞纹盛行于西周中晚期。《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整理而成,以鲁国事为主,兼涉列国。《春秋》所述的历史时间跨度为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其文字简单,长不过40多字,短的只有一个字,故后来许多人为之作注,汉代以前主要有《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宋代胡安国的《春秋传》在明清两代影响也很大,成为明及清乾隆以前士子必读之书。基层军事编制单位。《五代会要·京城诸军》载:“凡五百人为一指挥,其别有五部,都一百人,统以一营居之。”宋沿五代之制。都的统兵官,马军为军使,步军为都头。剑脊两旁称为“从”。我国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铸造铜器时,在需镶嵌部位表面铸成线槽,将松石、红铜片或金银丝、片嵌入凹槽,再打磨平滑。镶嵌工艺始于二里头文化时期,在春秋时期较盛行。

文章标签: 春秋 纹饰 青铜器 鳞纹 雷纹

猜你喜欢

四升『0387』客方壶
陈侯鼎
楚王酓璋戈
宴乐渔猎攻战纹图壶
二年相邦春平侯铍
匏形匜
楚王酓『0558』盘
嵌松石蟠螭纹豆
螭梁盉
蟠螭纹豆
番君鬲
蟠虺纹三鸟盖豆
错金银鸟纹虎子
鸟形勺
蟠螭纹鼎
四山纹镜
邗王是野戈
莲鹤方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