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金嵌松石带钩,战国后期,通长20.3厘米,宽1.5厘米,重0.04kg。此带钩呈细长弧形,末端作兽首。钩面饰错金几何形云纹,空隙处嵌绿松石。带钩作为贵族服饰用具,依主人身份地位的不同,其制作和装饰工艺也有所区别。此带钩不仅作工精湛,而且运用了复杂的错金嵌松石工艺进行装饰,堪称精品。古代金属的细工装饰技法之一,出现于春秋时期。因多用金银丝,故也称金银错或错金银。通常的做法是用金、银或铜等金属丝、片嵌入玉器或青铜器表面预先留好的凹槽中,形成图案或文字,然后用错石(磨石)错平磨光。带钩是古人腰带一端的挂钩,在我国最早见于春秋时期,一直沿用至汉代,明清时重又出现。带钩的形状丰富多样,有动物形、琵琶形、棍形等,长短宽扁不一。剑茎末端圆形内凹的部位称作“首”。
文章标签: 春秋时期

猜你喜欢

鲁大司徒『0024』
蟠虺纹镈
四山纹镜
嵌松石蟠螭纹豆
梁伯戈
轨敦
蟠虺纹鉴
蟠螭纹鼎
宴乐渔猎攻战纹图壶
兽耳『0556』
莲鹤方壶
嵌松石缶
轮内戈
蟠虺纹『0023』
蟠螭纹编镈
鱼形壶
兽形匜
楚王酓璋戈
0.12741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