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公孙敦,高17厘米,宽25.2厘米,重1.58kg。

敦侈口,束颈,耳作环形,圜底下具三个兽蹄足。盖与器不完全对称,盖低于器高,无耳,上有三个兽蹄形钮,可却置。盖、器通饰乳丁纹。

盖内有铭文3行15字:

荆公孙铸其

膳敦,老寿用

之,『0027』宝无期。

铭文大意为荆公孙自铸食敦,长寿用它,连宝无期。

敦为盛黍、稷、稻、粱之器。最大的特点是盖与器能合成球形或椭圆球形,因有“西瓜敦”之称。盛食器,将鼎、簋的形制相结合发展而成。产生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晚期。《尔雅·释丘》疏引《孝经纬》:“敦与簠、簋容受虽同,上下内外皆圆为异。”即铜镜背面中央的凸起部分,有穿,可系以丝带,便于把持和悬挂。铜器描述中常见的术语,通常指盖倒过来仰放时,可单独作容器使用。

猜你喜欢

嵌红铜蛙兽纹盘
蔡子匜
错金嵌松石樽
蟠螭纹盉
辟大夫虎符
蟠螭纹编钟
铸客缶
鱼形壶
嵌松石长剑
铸子叔黑『0032』簠
邗王是野戈
楚王酓璋戈
越王者旨於赐剑
蛙纽螭纹铜阳燧
嵌松石缶
君子之弄鬲
蟠虺纹镈
能原镈